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试析大一统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 民间智库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试析大一统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   
河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文章标题: 试析大一统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 (8311 reads)      时间: 2013-5-23 周四, 下午9:08

作者:河边民间智库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试析大一统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3)

三、我们能从日本的现代化学到什么?
前面分析过,现代化对于中国人是文明的转型,必然产生文明的割裂,牵涉到所有的人,因此是极为艰难的事。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其他人来说,例如日本这样的和我们的文明有很多相同之处的民族,应当也是同样困难才对,何以日本的转型是公认的如此彻底且成功(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这个问题值得梳理一番。

日本接触西方迟于中国,但全面学习西方却早于中国。如果从1854年美国炮舰在江户打开日本大门算起,日本用了不过40年就打败了中国,50年打败了俄国。据研究,中国现在使用的词汇里有1000多来之日语,占我们所有社会学各门类所用词的70%。没有这些词汇,我们的日常交谈都有问题。

日本影响中国的一条主要途径是通过中国留日学生将日本人理解的西方文明再介绍到中国。留日学生(或有留日经历的)中有很大影响的包括国民党的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传播共产主义的李大钊、李达、李汉俊和陈望道;共产党的陈独秀、周恩来、董必武、彭湃、周佛海等。其他还有鲁迅等为代表的文化人。留日学生和同期留美学生(以胡适为代表)相比,虽然都赞同中国现代化,但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常有很大的分歧,对于中国转型应如何进行因此有激烈的思想冲突。突出表现在辛亥革命的组织推动上,主要是留日学生的参与,对于打断中国由清王朝由渐进方式通过君主立宪进行现代化转型期了决定性作用。由于当时日本自己的转型仍在进行中,日本通过中国留学生引入中国的西方文明一方面加快了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一方面也增加了误解。这里暂不讨论。

日本文明现在已经转型成为西方文明应当是公认的。但是,日本转型的成功其实并不能从打败中国算起,也不能从打败俄国算起。我认为,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其实分为两个阶段:1854~1945和1945~至今(称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日本第一期转型的目标和中国一样,都是为了强国制夷。当时日本的文化资源并不比中国更多,也没有能力在思想上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足够的积累(尽管已经非常之快)来支持追赶当时已经转移到以美国领导的演进中的西方文明。日本的优势是没有中国那样的大一统专制,教育远比中国普及(日文自9世纪起就开始了拼音化过程),地域小,人口少,传统文化的根底没有中国那样深,所以转型的社会震荡也小很多,使得日本可以在技术上和表面生活方式上全面模仿西方,在制度上建立现代模式。但是,日本并没有认识到西方强大的根本原因,所以也没有发展出个人解放和民主制度(尤其是权利制衡)。但是这不妨碍日本在技术上的全面进步,同时也不妨碍日本效仿西方的帝国主义。加上当时西方存在的强烈的种族优越感,进一步刺激日本效仿西方的强权政治,最终走上在亚洲的不断扩张,并因为缺乏对于军方的权力制衡而逐步陷入和美国的对抗,直至战败投降,被美国占领。日本战败后经济崩溃,人口损失高达300多万,人民生活水平低于中国。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的第一次转型虽然使日本国家强大,甚至成为世界列强,但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导致人民从未有过的牺牲。所以可以说,日本的第一次转型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失败的文明转型。

不过日本从此开始了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转型。第二次转型通过在制度上进行各种权力制衡设计,在教育中引入批判专制的内容,同时通过提供美国的军事保护压制传统的军国主义,加速融入美国领导的西方(而西方也已过了帝国主义时期),很快获得经济复苏,培育了新一代国民,这才有二次转型的成功。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日本的文明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文明转型其实同样是坎坷的,也是被迫的,是西方主导的,而不是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和很快就成功的现代化过程。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现代化对于非西方文明以外的所有国家都意味着文明转型的话, 我们就不难理解现代化的困难,同时也不得不惊叹全球化----即西方文明扩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之快!就中国文化圈的转型来说,台湾的转型没有大一统的问题同时是西方长期施压的结果;南韩的转型也和美国的驻军以及政治施压脱不开关系;朝鲜的转型至今陷在学习俄国和东方专制的结合的路上;新加坡的转型也还处在向民主再跨前一步的位置;香港的转型完全是英国人的作品;越南已转而学习资本主义;中国大陆的转型则处在放弃俄国模式,全面学习西方技术和模仿欧美生活方式,力图全面赶超西方的路上,所以是二次转型。所有这些转型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发生在西方自己逐渐解决了对于所有源自西方的制度的争论,并且避免了相互间的战争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对于学习西方的国家来说,转型的模式比较清晰。试想如果整个西方文明还是处在激烈的冷战中,苏俄式的社会主义思潮仍然对于很多人有吸引力,则其他转型国家自然免不了跟着震荡,加重转型的困难。

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之转型,依我浅见,除了土耳其以外,都不容易。这一点留待以后讨论,下面先比较日本的经验来看中国的文明转型。

我以为,中、日的转型有一些可资比较的相似之处:
1、两者都有第一次转型的失败----尽管两者的师承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因为不懂西方文明的优势真正之所在。此项表现说明各自的文化都无法在当时条件下提供足够的思想资源来认识西方。
2、中国现在转型所取得的成就基本限于技术领域和表面生活方式的模仿,类似于日本第一次转型的表现,而在制度重建上的创新甚至没有超过北洋时期。
3、经济发展的成功犹如日本当年的成功而使民族自信大增,觉得西方未必有多厉害,完全可能被我们打败。

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中国文化的大一统问题。大一统问题是中国特色。(日本当年是分封制,天皇并无绝对的权力。日本后来一步步陷入战争和日皇没有绝对控制权有关,但日皇如果有绝对控制权未必能保证不会走向疯狂。权力的制衡一旦缺乏----不论是对于军权或是君权----权力的扩张必然是一个逻辑的结果。)大一统是高度集权,如果要维持就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分权。以中国目前的发展来看,“集中力量办大事”仍然是放弃学习俄国后未变的思路,这种思路必然导致在目前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下只会进一步拒绝分权,拒绝考虑大一统问题,而只会把大一统视为中国文化的成就,要继承光大。

对于西方文明在推动各国转型的认识上,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要理解西方文明是一个演进的文明。西方推动各国转型的做法,从西方看过去是文明的传播,从各国看过去是文明的入侵。这就使得西方文明的扩展不得不面临道德判断问题,尤其当西方文明的扩张伴随着武力时。这个问题随着西方文明自身的演进以及各国的转型而变化。问题的症结是: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相比是两个不同质的文明,不像过去中国文明遇到过的其他文明,所以两者的碰撞不是一个简单的融合过程,而是一方的被迫转型。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如果用西方的“民族自决”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悖论:因为大一统,人民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自决权利,“民族自决”成了空话;如果由西方推动转型又违反了“民族自决”。这在西方文明的扩张中始终是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两个途径:要么让人民有权自决,这等同于转型;要么在被动转型后让人民自决,如日本第二次在美国主导下的转型。

西方文明如今已是世界文明,早已不只属于西方。世界各国不论是西方的直接衍生(如新西兰等)或间接衍生(如日本)都是将自己的制度看作自己的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西方文明”一词在政治领域里用的多,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识别。尤其在俄国放弃共产主义后,世界各国文明日益趋向同样的选择。再谈“社会主义道路”,那就首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资源和社会实践。当这两方面都阙如时,空谈“社会主义道路”不过是自欺,最后还是要从外面引入思想资源。

至于大一统,不论我们如何解释它,都不会改变它的内在逻辑。问题只会在新的条件下表现不同。就内部来说,大一统还是会不断增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增加治理和控制成本。随着民智的不断开启,这种成本会不断上升。对于外部世界来说,中国的庞大经济已经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内部治理压力所造成的动荡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更增加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压力。所以,中国需要重新认识大一统。

(待续)

作者:河边民间智库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河边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 民间智库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114934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