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我看中国的房子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我看中国的房子
所跟贴
我看中国的房子
--
jiajia-mail
- (717 Byte) 2012-8-30 周四, 下午12:19
(922 reads)
yellice
加入时间: 2012/04/16
文章: 50
经验值: 2295
标题:
所有的商品几乎都会最后烂大街
(243 reads)
时间:
2012-8-31 周五, 上午2:12
作者:
yellice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凡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最终注定烂大街。60年代的革命军人,70年代的国营工厂,80年代的大学文凭,90年代的外企白领,无一例外。房子,也不能逃脱这个怪圈。”
要一样东西烂大街,有3种方式:1,供给大幅增加;2,需求大幅减少;3,两者同时发生.
改革前,当时人们的出路极端有限,部队招收有限的军人,国营单位招收有限的员工(所谓供给极小),大量的劳动力没有其他去处(需求巨大),导致革命军人和国营单位工人成为当时的“白领”,就像今天的北韩。等到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以及比部队高的多的工资。情况转变为:没人(起码是没有原来那样多的人)再愿意参军,去国营工厂(猪相国企垄断改革前),导致对军队,国营工厂的职位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些 工作乏人问津。
改革后,大学生和白领的情况与上面相似。扩招导致大学生和白领员工供应增加,更多的人争抢有限的职位,导致工资下降。
房地产的情况:需求大于供应,有人说很多都是投资/投机需求,可是投机者正式看到了供不应求才会去投机。原因是供应方面:土地供应掌握在政府一家手里(超级垄断),再加上容积率和土地用途的限制,每年流到市场的住房量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而历次调控,更本没有增加供应的措施(除了保障房的建设属于此,由于政府没有动力去干这个,所以此方面的供应增加有限)。需求方面: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在50%左右,大量的农民要进城,实在是海量的需求。而历次调控只是暂时压制购买(提高利率,首付等),一旦放松调控/压制,房价每次都是报复式反弹。这次的调控结果一定也会是如此。啥时候政府允许小产权房买卖,农民土地自由买卖,取消18亿亩耕地红线(增加土地供应--增加住房供应),那时候才是住房烂大街的时候。
逻辑上看,所有的商品几乎都会最后烂大街(除了少数稀缺物品,艺术品,文物等),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魅力/好处,哪里有利润,企业家就会去生产/供应,最后导致超额利润降为零,消费者/屁民得到好处。
作者:
yellice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中国人追求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某种身份所代表的发家致富-光宗耀祖的梦想。
--
jiajia-mail
- (162 Byte) 2012-8-31 周五, 上午4:28
(245 reads)
房子成负担的可能性很大,
--
越南人
- (96 Byte) 2012-8-31 周五, 上午8:04
(183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512135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