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艺术欣赏是否需要学习和训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艺术欣赏是否需要学习和训练?   
所跟贴 艺术欣赏是否需要学习和训练? -- 芦笛 - (3570 Byte) 2009-4-17 周五, 上午3:23 (665 reads)
土土007






加入时间: 2008/04/19
文章: 780

经验值: 28579


文章标题: 审美是否一种人类特有的先验的能力? (165 reads)      时间: 2009-4-17 周五, 上午6:37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嗯,我那说法不全面,审美是否一种人类特有的先验的能力?

或者还是要看怎么定义“审美活动”?因为很多动物甚至植物似乎也有老芦说的“审美”功能,很多人到反而到没有,记得以前看过不止一片类似报导,说某鲸鱼群游到冰山里不出来,破冰船正好看见,想把它们救出来,可那鲸鱼似乎得了忧郁症,任你怎么驱赶,它们就是不出来。最后的解决办法居然是找到了船上有一张忘了海顿还是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用喇叭放着这唱片,船慢慢往外走,鲸鱼居然纷纷跟着音乐游出了冰山。我想当时要是放中国那种锣鼓铙钹铜锣唢呐喧天的民乐,鲸鱼会不会立马撞冰山自尽?(*^__^*) …… 还有的例子就是西方有人种类似攀藤类植物的东西,结果放巴赫的音乐,那苗长势特别好,而且明显朝着音箱的方向倾斜。放摇滚则适得其反。长势慢,而且向远离音箱的方向攀爬。有人还为此写了文章说什么巴赫音乐的对位法和双螺旋结构的关系,依我看是扯淡的成份多。

我不否认人和动物的对美的感觉很可能有天然符合生命奥秘的成份。问题是这种人和动物共同的东西是否合适叫做审美?

上一个帖子主要想说的是现实中寄情山水的审美活动其实大多数是一种文人式的主观情绪对自然的投射。同是看花会有不同的感受,时而:“人面桃花相映红”,时而”落红不是无情物“,一会儿”杨花愁杀渡江人“,一会儿又是“颠狂柳絮随风舞”。所以我觉得人类的审美活动多数时候都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我这人虽然也不能说没受过教育,但是对自然风光的感觉有限的很,初次见到山和海的时候我也会心旷神怡一会儿,但那更多的是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住久了,一下来到大自然,呼吸着天然大氧吧提供的醒脑清风,极目尽是青山绿水,更多是一种生理愉悦。我只要在海边多站一会儿,立马会觉得惊涛拍岸无聊透顶。还不如捡贝壳或者玩玩沙雕算了。我有个小姨不像老芦的高堂,她对自然风光比我还没感觉,记得有一次完全免费的旅游机会(不去就上班,而且比去游山玩水的的不多拿一分钱)她竟然也懒得去。但奇怪的是,她对服饰美特别在行,亲戚朋友买衣服首饰都喜欢找她,她挑的总能和物主的形象非常和谐。

因为有审美预备知识,要是看到罗马的遗迹恐怕也会如老芦一样感叹昔日那些辉煌哪里去了,那些对我来说几乎像奥林匹斯山诸神那样的伟大人物,大小西匹阿,老加图,小加图,西塞罗,凯撒,马略,奥留良,尤里安而今安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但还是觉得人不能因为窥破大限而悲观,这里顺便回答一下北徙兄在楼下的提问。你提出的这个一切价值皆无根本依据的想法,是很多敏感,爱思索的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的困惑。尼采作为一个现代的思想者正是在绝望和虚无中确立自身的价值的。尼采没你想的那么虚弱,在我看来尼采是精神最强健的思想家,因为他敢于住在深渊里。他面对的问题比你提出来的要可怕的多,可以说是一种终极恐怖,然而他依旧能够坦然。

作者:土土007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土土007于2009-4-17 周五, 上午6:53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土土007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1.016683 seconds ] :: [ 28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