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韦麻子:古代中国人中的逻辑思考家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韦麻子:古代中国人中的逻辑思考家
所跟贴
同意你说的拥挤社会可能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出现和发展,但不同意你说的中国古人非正式逻辑思维一点都不差的臆断,事实上,
--
芦笛
- (431 Byte) 2008-6-14 周六, 上午7:36
(356 reads)
河边
[
个人文集
]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12/05
文章: 2251
经验值: 71628
标题:
你说“不同意你说的中国古人非正式逻辑思维一点都不差的臆断”,不完全是臆断,
(408 reads)
时间:
2008-6-14 周六, 上午11:29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因为和他们的后代做了比较。当然还是不能算严格的比较,不过基因的稳定性在这两千年里应当是可靠的吧。你的论断一样是猜想,因为你虽然有比较,这里不是比较的两种文明,而是两种人的思维,但是他们所处的思想环境完全不同。如果让苏格拉底生活在中国他会说的和在雅典说的一样吗?
捆绑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究竟是先把孔孟之道捆到了中国人的脑子里而使中国人不善思维还是中国人不善思维都主动选择孔孟之道?前面的苏格拉底之问无解,但古代曾有其他民族人来到中国,包括犹太人,定居中国,不知道他们是否比其他中国人更善思维。我倒是感觉,中国的思维环境强迫人们进行捆绑思维,从小开始,最后培养了习惯性捆绑思维的人。
再看中国过去100年里,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当数民国初年,那时人们何以突然间思维进步了?我看还是强迫捆绑少了很多的缘故。老芦你自己对战国时期的分析也是一例。
作者:
河边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老河,我说的不是潜力,说的是表现,咱们两岔了。我不是猜想,是说事实
--
芦笛
- (0 Byte) 2008-6-15 周日, 上午5:42
(247 reads)
老芦,我对上面做了一点修改,加上“不完全是臆断“和后面的一行解释。
--
河边
- (0 Byte) 2008-6-14 周六, 上午11:47
(234 reads)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可以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914846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