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所跟贴
谁还记得为佐罗配音的童自荣?(如果属实,不胜唏嘘)?? (ZT)
--
Anonymous
- (3144 Byte) 2003-11-07 周五, 下午4:26
(408 reads)
就有希望拉
[
博客
]
[
个人文集
]
游客
标题:
童自荣印象记(ZT:斑竹如果认为转贴树超过3篇要删,请删楼下乔榛的)
(147 reads)
时间:
2003-11-07 周五, 下午5:00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童自荣印象记
“我就喜欢做一个在幕后的配音演员”
——童自荣印象记
多亏了上海电影译制厂退休老导演孙渝烽老师的相助,才有了这次我对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的“家庭访问”。上个星期我和童老师在电话里约定,待他有空时就将登门拜访,顺便把他以前的几部作品送给他作资料留存,童老师听后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出乎我意外的是,这个星期三的早晨童老师主动打来电话,约我星期五晚上去他家会面。
出门的时候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从常熟路地铁口出来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地铁车厢里的气息使我感到乏闷,我索性收起雨伞,让雨丝拂过脸颊,欣然接受着秋末夜里的阵阵凉意。灯光映照下的淮海路此时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几个夜归的路人行色匆匆。我来到一幢典雅别致的西式小楼跟前,轻轻打门之后,楼道里的灯光亮了,童老师热情地把我迎进了屋内。穿着淡蓝色衬衫的童老师儒生气质不减当年,他客气地请我在客厅坐下,茶几上早就摆好了一杯清茶和几样小点心。几句寒暄过后,我把我的上译厂作品清单和打印下来的配音网上关于他的文章和众网友对他的祝福交到了他的手中。童老师一边细看,一边不住地发着感慨。岁月的流逝在这位当年英俊潇洒的“佐罗”脸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皱纹也已爬上了额头和眼角。不知怎地,童老师的眉头一直紧锁着,多半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闷在心上。只有当他抬头与我说话时,才见到几分舒展。早就听说童老师不善言辞和交际,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此时的我还是被他感染得有些拘谨了。
我努力寻找着我们之间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我对着一份童老师曾经参与配音的电影目录,随意地与他聊起了上译厂过去辉煌的岁月。我给童老师捎去了他的几部作品:《39级台阶》、《黑郁金香》(B面读不出来,只刻录了A面)、《砂器》、《铁面人》、《水晶鞋与玫瑰花》、《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伦敦上空的鹰》,成名代表作《佐罗》他本人已经有了。他微笑着收藏好这些片子,又问我有没有《蒲田进行曲》的VCD。我只好很遗憾地告诉他,我也在苦苦找寻这个片子。童老师问我:“你这些片子是哪里收集到的?”我告诉他,除了很少一部分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以外,大量的是非正规途径的D版碟,还有一些是和好朋友通过网络宽带交换而得。童老师听了脸上显出困惑的神情,他根本闹不明白为什么有关电影职能部门不去做这件满足配音爱好者愿望的好事。还有一件事他听后也是一头雾水,那就是为什么从电视里录下来的节目能转成VCD。我耐心地向他解释了原理,他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然后,他指着电视柜对我说:“你看,我这儿就一台老彩电和一个VCD机,录音机还是那种小面包式的,还坏了。”他不喜欢摆弄新奇的玩意,这我从他家客厅里简单朴素的陈设就可以看出。我把配音网的事和他说了,本想现场为他演示一番,可令我惊奇的是他家里竟然还没有配备电脑,无法上网直接和影迷交流。他还告诉我他不喜欢用手机。看来,凡是新奇的东西,童老师或多或少都有种回避的态度。他听我细数通过网络和其他配音爱好者交流的种种便利之后,明确表示要尽快跟上电脑时代。
童老师对配音事业仍然抱有执着的信念,他还想赶在退休之前多配几部影片。不过,我从他的话语中明显感到了几分力不从心的无奈情绪,他对目前自己的境遇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我也不愿触及一些敏感问题,其实说了也于事无补,只会平添烦恼。他是一个与世无争,安于平静生活、纯粹想在语言艺术上不断有所建树的幕后耕耘者。你说他为人清高也好,故作姿态也好,但你绝对不应该怀疑他那颗真诚的心,他是那种和人讲两句话,只要对方嗓门稍微大声点马上就会脸红的老实人,传闻中说他腼腆可真是一点不假啊!
在谈及老一辈的艺术家时,童老师着重提到了他的启蒙老师老厂长陈叙一,还有邱岳峰、毕克等人。说到他们,童老师痛心疾首地惋惜道:“以前厂里是多好的一个集体班子。毕克去世时年纪还不算太大,邱岳峰的离去对译制事业更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啊!”看得出,童老师对译制厂的那份感情是深埋于心底的。每天两点一线的忙碌在旁人眼里也许过于单调乏味,但他却依旧乐此不疲。反倒是厂里没活呆在家里的时候,他就会显得浑身不自在。前些天,他刚刚参加过西北大学的校庆朗诵会,所以我们的话题很自然地就转到了配音网上提及的那个朗诵会上。他告诉我他已经找来了影视演员王志文,正在一同筹划此事。他正在联络赞助事宜,希望届时配音网的朋友能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多在网上做做宣传,买票去听朗诵会。到时候,会有很多演艺界的同仁同台献艺。会上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留给童老师的,他反复向我提及《蒲田进行曲》也就是因为他想表演电影中的一个片段。我说:“可惜电视里就没怎么放过,不然网友们早就把它录下来做成VCD了。今天我送给您的几部片子里,《铁面人》和《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就是热心的朋友送给我的。能转送到您手中,他们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将近11点半了,我不好意思再打搅童老师的休息,于是起身告辞。我让他留步,可他还是执意要把我送到楼下。在门口,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相约日后有时间再次谈心,交流对电影配音艺术的理解。短短的2个小时的采访,其实还有许多话来不及向这位仰慕已久的“白马王子”倾诉,余下的一切都化成了不言之中的默契和关爱。高山流水遇知音,于他亦于我。
附笔:
在我的强烈要求和软磨硬泡下,童老师终于答应题字留念——
“我一向感激大家对我的欣赏和支持,自然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无论我会干什么”。
童自荣
二○○二,十,十八
作者:
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所有文章
1天
7天
2周
1个月
3个月
6个月
1年
时间顺序
时间逆序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
不能
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
不能
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398452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