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什么是种族歧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什么是种族歧视?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3

经验值: 519161


文章标题: 什么是种族歧视? (1156 reads)      时间: 2008-3-29 周六, 下午11:47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什么是种族歧视?


芦笛

昨天路过网友跟我“硬抬一杠”(我还不知道“软抬一杠”是怎么个抬法,那岂不是出工不出力,让重担都压在别人肩上?),那大意是说,我指责中共宣传造成了种族歧视思潮泛滥没有说在点子上,歧视是国人传统,乃是缺乏人文关怀所致,应该去集中批那个传统才对。

这其间,他认为,我说的中国古人“只认教化”其实就是歧视,和今天咱们看不起少数民族实质相同。在和他争辩过程中,我发现对什么是“种族歧视”的认识还相当模糊,想借写作此文澄清一下(这其实是澄清自己思路的一个好办法,培根早就推荐过了,我也向同志们推荐一下)。

所谓“歧视”,英文是discrimination,原意是“区别对待”,那要求似乎比“歧视”所含的还严格,凡是不能一视同仁,有区别对待迹象,则可称为discrimination,倒不一定有“看不起”的意思,而咱们用的“歧视”一语似乎就有这意味。

歧视乃是人的生物性,动物都实行丛林哲学,弱肉强食,欺软怕硬乃是人家的行为准则,因此,歧视并非中国人特有的毛病,更不是白人的专利。相反,据我自己的观察,它在弱势群体中反而更流行。这也不难理解,歧视心态乃是自卑情结的流露,越是自信者便越少这种毛病。

如其他的生物性一般,歧视可以为教育克服。因此,白人的知识分子和白领阶层中少见种族主义者,而死硬的种族主义分子在工人阶级中最多,尤以所谓“白垃圾”(white trash)为然。这是因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除了肤色之外,别无长技可以引以为荣。类似地,黑人中的种族主义分子比例其实远高于白人,而绝大多数华人都有种族主义倾向,只是没人敢把这实话说出口来罢了。

歧视心态在暴发户中表现得最明显,其特点是看不起原来地位相同的人。无论是在个体还是群体范围内,这个规律似乎都成立。以个体来说,1966年红色恐怖中最趾高气昂的乃是工农子弟或一般革干子弟,并非真正的受益者和当家人高干子弟;从群体来说,暴发后的日本人搞起种族歧视来远远胜过老牌殖民者。

歧视有多种表现,依据发生理由可以是地位歧视,财富歧视,地域歧视,职业歧视,阶级歧视,文明歧视等等。

但这些现象虽然发生机制相同,实质并不相同。有的是个体现象,例如地位、财富、地域歧视等就是如此,它虽然是人性的共同弱点,在所有的人类社会中都要表现出来,但并不是一种针对某个特定社会集团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没有一个集中的歧视焦点,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穷人在变成富人、乡巴佬变成城里人,贱民变成贵人后,便谁也不敢再歧视了,《范进中举》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文明歧视也类此。

但种族歧视和阶级歧视就完全不同,它有明确的歧视对象,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而非individuals,受害人无从改变被歧视的状况。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行的也是这种对象明确固定、不可改变的歧视。

由此观之,鬼子使用的discrimination还真有道理,那并不是泛泛的“鄙视”,而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所以,严格来说,“歧视”的定义应该是:“基于某种不可改变的原因,对某个特定的社会集团实行低于通行标准的区别对待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实践”。根据这个定义,因地位、财富、地域、文明差异引起的歧视似乎只能算一种个体的势利心态(snobbishness),并不足以构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必须承认,用中文来阐述两者的区别,似乎难以做到足够精确和清晰,总而言之,“歧视”是collective的,而“势利”、“鄙视”则是individual的,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一个具体的社会集团作为对象。当然,歧视和鄙视的发生机制相似,都是势利心态使然,其表现也互相重合,歧视必然具有鄙视的内容,但两者之间毕竟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例如范进中举前大家都看不起他,那鄙视是针对他个人的。等他中举后,大众消除了对他个人的偏见,但并未就此消除对穷鬼的鄙视。而种族歧视则完全不同,那是针对某个(些)特定种族的,不可能个别消除,只可以整体破除的方式扭转全社会的偏见。

澄清了这一点,则可以断言中国古代有文化势利心态,但并无种族歧视。古人当然看不起没文化的蛮子,但只要蛮子们接受教化,变成文明人,则鄙视也就烟消云散。

“吴下阿蒙”的典故似乎就最能说明这点。东吴名将吕蒙原来粗鄙无学,颇让鲁肃看不起,后来吕蒙响应伟大领袖孙权的号召,认真读书,“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此后他再和鲁肃谈论军国大事,便令士族出身的鲁肃大为折服,消除了对他的文化势利心态。这和种族歧视并不一样,被认定 “劣等”的民族再怎么努力也摘不了帽子。

这就是为何犹太人那个民族意识最强烈、抵抗异族同化最顽强的民族会在中华文化的大酱缸里溶解得无影无踪。我在旧作中已经举过这例子来证明中国古人没有什么民族意识,不会因种族原因对异族形成压力。没有压力当然也就没了反作用力,使得犹太人丧失了抵抗意志而被融化于无形。

类似地,全世界都有的吉普赛人唯独中国没有,也足可证明古代中国人确实不实行种族歧视。无知的西方人以此作证据,论证古代中国实行民族灭绝完全是说反了——那是在缺乏外界压力下的自我崩解。只有回回在这种软性环境下还保持了他们的宗教乃至中东白人的外貌(回回姑娘真漂亮,啧啧,想起了当年班上的回回女生。不过那些人乃是“小是观音老是罗刹”,老得比较快,而且老了就完全成了中东老太婆模样了),但即使如此,他们也给汉化得差不多了,照样拜孔夫子应科举考试。这并不是统治者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功名利禄的引诱。

那么,近代中国针对白人的种族歧视是怎么形成的?我想还是昨天说过的那三条:1)被野蛮人痛打后产生的仇恨心理。2)对野蛮人拒绝臣服于煌煌中华文明之下、承认孔孟之道乃指导全人类生活方式的准则而产生的愤怒心理。3)鬼子的模样实在太怪,和看熟了的周边国家的人太不相同,是以难得认他们为同类。

这最后一条大概相当重要。《聊斋》上有篇《黑鬼》,可谓《东方奥赛罗》,说的是某黑人娶了个华人,生出个华人模样的儿子,怀疑他是妻子与人通奸生出来的,于是便把妻儿杀了,杀死儿子后还作解剖,发现孩子皮虽白,骨头却是黑的,这才痛悔误杀,云云。

这荒诞的故事,光是那题目就提示,清代中国人很难把那些相貌与黄人迥异的异族视为同类。过去史籍中当然不乏侮辱少数民族邻国的话语,但使用这“鬼”字似乎是从见到“红毛鬼”、“黑鬼”后才开始出现的。这个术语的出现,提示中国人的种族主义在发生学上和白人的不同——咱们不是把人家看成是劣等种族,直接就是把人家当成与自己不是同一类生物的鬼怪。《聊斋》上的“黑鬼”,和《夜叉国》里的夜叉们也没有什么区别。您当然可以与之通婚,但那和与神仙、狐狸、鬼魂通婚生子一样,并不能证明他们是人类。

“解放”前的情况我不清楚,但这种原始的种族歧视在毛共社会中似乎并不存在。边疆汉人当然对当地少数民族充满鄙视,但那似乎不能称为种族歧视。更主要的是,那毕竟还只停留在局部,并没有席卷整个社会。

这里还要澄清一个问题:许多人认为种族歧视只能是相对于不同种族而言,在同一种族中不存在这问题。这误解很可笑。倘若此,则同是黄人的日本人也不曾对中国人实行过种族歧视了。我认为,只要是针对某个民族的歧视就是种族歧视,其含义是就ethnic group而言,并非race.

这就是我为何认为中共 “爱国主义” 的罪恶宣传应该为刻下空前猖獗的种族主义思潮负责。它的出发点是所谓民族主义(nationalism,也就是小P说的“国家主义”),和当年纳粹与军国主义日本的出发点一般无二,其共同特点都是将本国强势民族说成是优秀人种(用《人民被日报海外版》的表述来说就是“具有特殊聪明才智的中华民族”),把祖国强大统一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神圣原则,将反对这一“终极原则”的人一律打成魔鬼,以国家宣传机器去煽动全民对“卖国贼”的仇恨。当这种宣传深入人心后,原来就备受汉族鄙视的少数民族只要稍微流露出离心倾向,自然要引起全民一致的痛恨。此时所谓“爱国主义”当然就要backfire,变成以种族主义为醒目特征的法西斯主义。

因此,我坚持认为前文不错,刻下法西斯主义思潮猖獗只能由我党负责。中共将以两大最主要的罪恶载入史册,一是引入了万恶的马列邪教,二是为了保权救党饮鸩止渴,使用“爱国主义”宣传作为执政资源。这两项罪孽之所以是最主要的,乃是它们都以煽动仇恨的方式彻底败坏了人民心术,为国家民族留下了无穷后患。

作者:芦笛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上一次由芦笛于2008-4-05 周六, 下午8:21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驴鸣镇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84597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