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关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论坛管理员
.gif)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31802
经验值: 519135
|
|
|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关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芦笛
刚才进来看见zzzz网友说《红灯记》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改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人叹服云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这典故。
这话是《红灯记》里《赴宴斗鸠山》上,日本宪兵队长鸠山和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唇枪舌剑交锋时说的。原来的版本中,李玉和被请到鸠山那儿去后,两人还坐下来喝了一阵子日本清酒。三杯两盏淡酒过去后,鸠山便开始说点风话,意图诱奸老李(所谓“风话”不是“疯话”,而是男女之间打情骂俏说的讽示之辞,意在seduce对方,章回小说多见此语),李玉和则不动声色地用风话反击,在对话中显示出共产党员的大智大勇。在我党看来,谁占了口舌便宜谁就是英雄,这深厚的传统哺育出了痞子外长李大牙。
后来江阿姨把这些统统砍去了,让李玉和一上来就和鸠山对着干,既没有和他同桌饮酒,更开头就点明:“你是日本的阔大夫,我是中国的穷工人,咱们是两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由此处处反映了革命英雄决不和阶级敌人搞调和,搞折中,搞合二为一的坚定立场。
但原来的唇枪舌剑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并作了改动。如鸠山说:“老朋友,我是信佛的。佛家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哪!”李玉和答:“我不信佛,不过我听见过这么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很明显,这话有严重政治错误:阶级敌人怎么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就是他们的逻辑。所以江阿姨便下令改为 “我不信佛,不过我听见过这么句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亮相科)
1967年样板戏汇演期间,人民的好总理和中央文革其他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演出后好总理英明指出:你们把那句成语弄错了,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意)。江青同志当即问伯达同志:是这样的么?伯达回答:是的。
我当时看了那讲话记录,就发现伟大领袖根本不拿好总理当回事,他婆娘才会在大庭广众下一点面子都不给周留,公开质疑他的说法的可靠性。从此时时替他捏把汗,一直捏到批林批孔,那汗水容量便达到了峰值。那阵子我觉得他是唯一头脑比较清醒的人,非常不愿意看见他倒台。对他有点认识,似乎是批林批孔才开始的。
好总理大概平生不看任何现代读物尤其是“解放”后出版的小说,终生看过的就是少年时代的一点章回小说。他说得很对,原来的成语确实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其实是佛家强调诱惑的威力的,要信徒们警惕“心魔”,时时刻刻不要放松思想改造。可老周不知道“解放”后,我党御用文人觉得那话不符合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便把它改成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用来表达革命事业因为符合“客观规律”,所以必然要胜利。《红》剧作者这么使用那更新过了的典故,就是这个原因。
但老周这么说了,圆滑的伯达又当众同意,江青同志便再没法说话了,于是剧作者当然只能从命,把那话改回原来的经典讲法。好在汉语本是一种模糊文字,随便你怎么说都行,所以两句话都能成立,都不犯政治错误。在新出版的《红灯记》的单行本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下面加了个脚注:“‘道’指的是反动统治,‘魔’指的是起来造反革命的人民。”
我当时看了不由叫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里的“道”是指无产阶级代表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用文言来说便是“天道”;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里的“道”则是指剥削阶级千年“道统”。无论作哪一种解都非常符合“道”那个模糊词汇的意思,谁也不敢说另一种解法是错误的。似乎就是从那阵开始,我就开始了审视中文作为学术语言的资格证书,几十年后才敢说出思考结果,还要被无知愤青、中、老骂得狗血淋头。
作者:芦笛 在 驴鸣镇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可以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