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用黎以冲突类比八九六四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用黎以冲突类比八九六四
马悲鸣
眼下正在俄罗斯彼得堡举行的G8峰会上论及正在进行的以色列攻入黎巴嫩的冲突。
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回答正合我意∶这个事件的初始动因是什么?是真主党先绑了以色列的票,先发射火箭弹。
只要解决了最初始动因,冲突自然就可以消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谈黎以冲突,第一项:释放被绑架士兵。 多么简单明了,没有这一条,其它都是废话。这一条解决,其它就没事了。
以色列在临开火之前提出的解决初始动因的条件很简单∶放人!
真主党不放。没办法,以色列只好动武。
有人将此事与芦沟桥事变相比。其实不对。
芦沟桥事变的动因,日军丢失了一名士兵,要求进宛平城搜索遭到拒绝而开火。貌似和这次黎以冲突相似。
其实日军丢失的士兵后来又回来了,原来是去小解。但中日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无法各自回到出发地了。
这次真主党绑了以色列两个肉票是用来交换以色列监狱中巴勒斯坦囚犯的,故是真主党公开宣布绑票成功,两名人质在手,不存在消息不准的问题。
现在套入我的「时间坐标几何解析」原理∶如果两个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话,那么先发生的是原因,后发生的是结果。
驻芦沟桥日军声称的,丢失一名日军与要求进宛平城搜索的要求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真丢了一名士兵,则就是日军要求进宛平城搜索的原因。但事后那名士兵又回来了,证明这个原因并不存在,而是误传。事后日军本来应该道歉赔偿,撤退。但这些都没发生,而是继续进攻,直到入城北京。
如今真主党游击队绑票与以色列的解救战之间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这从双方的宣布可以证实。那么真主党绑以色列肉票发生在前,以色列报复在后。故真主党绑票是原因,以色列武装解救是结果。
只要解决了这个原因,真主党释放肉票,则黎以冲突立刻就能停止。
现在回到八九六四的当年。学生4.20不加预警地冲击中南海,4.27未经任何申请的再度大游行,5.13非法割据天安门广场,直到6.3之夜前,中国政府一忍再忍,最后被迫宣布戒严,要求私占公共场地的人群离开。可是割据着不但不撤离,反而号召起更多的人群堵截戒严军车,并把阻截的纵深扩大至军事博物馆一带。
在得手之后,又是阻截者率先用大木头棒子抡打与之对峙的戒严部队,企图继续扩大阻截纵深。
戒严指挥部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已作出了武装推进的决定。等戒严部队推进到广场边界的戒严位置之后,广场非法割据者才做鸟兽散。
其实只要他们提前十二小时,甚至六小时撤离,根本就不会流血。在整个非法割据的三周时间里,因为他们不肯提前六小时撤退而导致丁子霖老师的儿子等两百人饮弹而亡。
非法割据和武装驱逐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因果关系,这有双方的宣布可资证明。割据一方有柴玲与康宁汉的录像证实。戒严一方有「戒严令」证实。
私占公共场地发生在前(5.13-6.3),是原因。武装驱逐发生在后(6.4)是结果。
就象这次黎以冲突似的。若没有真主党游击队绑了以色列军的肉票,就不会发生以色列的解救之战。当年若无非法割据天安门广场,就绝对不会有武装驱逐。
当年闹事的一方可比今之真主党规模浩大多了。当年的戒严部队可比今之以色列克制多了。
当年死人的责任在私占公共场地,非法割据的一方。
[email protected]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