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再论治史的态度---------兼谈张戎、李志绥、高华的“毛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再论治史的态度---------兼谈张戎、李志绥、高华的“毛书”   
侯一岳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再论治史的态度---------兼谈张戎、李志绥、高华的“毛书” (1940 reads)      时间: 2005-12-02 周五, 下午11:29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感谢张戎[毛书]的中文翻译张朴先生针对我的“治史应有的态度---------------对
张戎“毛书”中关于胡宗南是‘共谍’问题之我见”贴,及时做出回应。对于傅建
中在中国时报上有关毛书指控胡宗南是“共谍卧底”的文章,作为一网民和博客,
我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朴也代表张戎发表了他们一方的,基本是各执己见。如
果我再继续同张朴掰开了细“辩”,自认为已无大意义并陷于“抬扛”而于事无补。
大字报,贴在“墙”上,让观众和读者去评吧。

不过,我想指出的是,我在这里谈治史,完全是一个“球迷”谈比赛,我非常明白
我自己的水平。我也同寒竹网友说过,“球员”分工管打球,“球迷”分工管“骂
人”。而张朴先生在回应我的贴中则反批评我的“治史”态度不对,水平太低:

“当你还没有写任何根据时,就急急忙忙宣布张戎的书“要去杀伤一个不应该杀伤
的人?” 这难道就是你“治史应有的态度”?”

“侯一岳,你避而不谈张戎所讲述的大量细节,你也没有对张戎所写的内容进行任
何[证伪],你却说出这样的话:“在没有做出任何交待的情况下,[张戎]得出结论
──” 这就是你的治史?你也太丢人现眼了。你为什么不敢具体去反驳张戎所举的
事例?看来你跟那个傅建中一样,也拿不出任何根据。”

“你的这第一段,跟前面一样,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结论。你的“学术水平”本人实
在不敢恭维。你的第二段,就更是离题太远。说了一堆张戎没有说过的废话。到底
是谁的逻辑混乱?张戎什么时候在以胜败论“卧底”?你是强加于人!”

我在这里谈“治史”,主要是指张朴张戎这样的著书立说的人。你们发表书籍,和
我们在网上论坛开侃,不可同日而语。你们应该更严肃、更学术化,更能经得住历
史和观众读者的推敲和质疑。我认为,作为出书者,不应该苛求读者的“学术水平”,
所以,你们下笔,应该比我们更慎重。张朴作为翻译,转来原文,应该附上所有的
说明、解释和附录,这才是正确的学术和治史的态度。你没有这样做,已是对不起
读者和观众,奈何反过来迁怒或怒斥“球迷”?

张朴这种态度,使我想起了李宪源网友。他作为原告和检察官,却拉了观众去搜集
证据,然后还迁怒观众不从。作为原告和检察官,张朴张戎应该提出“无可辩驳”
“确凿”的证据,证明胡宗南的“卧底”属实。如何证明?起码要提出胡同老共明
来暗往、暗通款曲、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事实,就像我们今天说熊向晖那样,否
则,你用再多的战场失败做例子,还是显得不扎实而无法服众。

张戎张朴生活在西方世界,应该更熟悉理解西方的法庭辩护基本道理和无罪推定原
则:The accused is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看了你提供的张戎书“节选”,
作为“被告家属”,胡为真认为你们的证据不够“确凿”;作为“陪审员”,我也
认为你们的指控基础和份量都不够,
应该回去更加严肃、认真、细致地做好Homework。而不应该让家属和陪审员替原告
拿出证据,更不应该指责“陪审员”“起诉”水平不够,做出评论时“态度”不好。


张戎的原书,没有时间和机会拜读,主要是我认为,张朴提供的“中译文”已经够
“权威”和有代表性了。读了张朴提供的“毛书”,由于他的“偷工减料”,使我
作为一个读者,对原文的严肃性和认真求实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疑问。

张朴对此做出了解释:“在张戎书英文版800页中,有150页专门交待出处和注明来
源。你如果懂英文,可翻阅英文版。你如果不懂英文,请耐心等到中文版出版。我
想强调的是,张戎书的所有内容,都有出处和来源。”

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英文原文“所有内容,都有出处和来源”,那么,为什么张朴
先生只提供一些“节选”还故意不交待这些“出处和来源”呢?难道,英文读者就
一定要照顾为其提供有水平有根据的“起诉书”而我们这些中文网民就一定只配看
没有说明和解释不交待来源和出处的“起诉书”吗?难道,张戎为了“看得起”、
“对得起”英文读者,就一定要交代来源和出处,张朴因为我们是读中文的,就理
所当然“卡断”了这些“来源和出处”?张朴在大喊“拜托你们这些读者给点智商”
的同时,是否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呢?

说到这里,我想谈谈李志绥1994年经纽约[蓝灯出版社]推出的[毛书]。他的英文书,
就有很多注释。戴鸿超教授翻译的中文,也有很多注释,显示了对中文英文读者的
同样尊重。李书出版后,记得也有很多反应,
但没有像这次张戎[毛书]引起如此大的负面反应。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主要是当
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没有如此众多的论坛和博客,但张戎毛书的不严肃、不严谨和
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呢?李的[毛书],我们只是听到了毛身边
一些秘书、医生、翻译、警卫等出来反驳。但是,我们注意到,汪东兴、张玉风和
孟锦云并不在其列。但是张的[毛书]呢?

写此文时,手头正好有本高华教授的[毛书]---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
这本书,也有700多页,在每章后面,都有很多NOTES,在书最后,还有长篇的参考
文献录。这样的书,1999年在香港出版后,并没听到什么质疑和要求“推敲”的声
音,道理何在?我看不言而喻吧。

这次,张戎[毛书]中文版还没出,就已经遭到如此众多和激烈的“炮轰”,抛开铁
杆拥毛分子的非理性攻击不论,那么多的理性探讨,作为作者,应该没有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置若罔闻甚至反唇相讥的道理吧。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46047 seconds ] :: [ 27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