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bignews:宣布上海市委书记由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接任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bignews:宣布上海市委书记由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接任   
dck






加入时间: 2004/04/02
文章: 2801

经验值: 4649


文章标题: bignews:宣布上海市委书记由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接任 (223 reads)      时间: 2005-11-28 周一, 上午11:57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宣布上海市委书记由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接任


上海消息人士说,上海日前召开党政大会,宣布上海市委书记由中共统战部长刘延东接任,副书记、提名代市长由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出任。现任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调任甘肃省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则调任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上海消息人士告诉中央社记者说,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中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赵乐际抵达上海,随后在上海市委的小会议室举行上海市级干部会议,由韩正主持。不能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陈良宇、韩正在二十三日的会议中发言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刘延东表示,上海的班子要保持稳定,现有的市级干部“一个不动”,也不会从外调干部进上海。(中央社记者郭玫兰台北二十七日电)

中国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涉嫌受贿一案已移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此案于上周四在该院立案。有消息称,田凤山是因黑龙江环保局原局长王慎义检举而败露。

地震灾民狂轰救援不力,中央要求记者离开灾区

上级指示:媒体不要再采访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中共政权在灾害面前,第一考虑的不是百姓,是权力


哈官员隐瞒真相令一万名武警进入戒备

松花江特大水污染事件所揭露的黑幕越来越大,福建《海峡都市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哈尔滨市政府官员在吉林化工厂爆炸后不久就知道江水受污染,但以事件可能引起恐慌为理由,开会后决定隐瞒真相,对外宣称停水只因“维修管道”,同时命令一万名武警进入戒备状态,提防社会不稳。最终因为理由牵强,“纸包不住火”,当局才公开真相。

据了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吉林、黑龙江两省当局处理事故的手法十分不满,下令彻底调查事件,追究相关人士责任。昨天下午,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任组长的国务院工作组已经赶赴哈尔滨。


松江污染:对胡锦涛的七点看法

刘晓竹

1. 不能说胡锦涛对这件关系上千万人的重大污染事件漠不关心,根据外电报道,最高决策层从爆炸第一天起就了解情况,非常重视,并做出危机处理,如采取水库放水稀释硝基苯等措施。
2. 胡锦涛做出了错误的隐瞒真相的决定,在最高层的授意下,先是吉林省隐瞒真相,后来黑龙江省委在公布真相之前,一直等着北京的同意。 (博讯 boxun.com)
3. 考虑到下游的俄罗斯以及可能演变为国际事件,胡锦涛才决定政策转弯,但这已经过了十天的时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沿岸成千上万的居民成为胡锦涛错误政策的牺牲品。
4. 从此事件看,胡锦涛的能力平庸,对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并不敏感。此外,胡在性格上谨慎有余,但优柔寡断,缺乏决断能力。
5. 胡锦涛过于依靠地方官,该站出来时,不敢站出来,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起码在真相公布之后,应出来说话,并亲赴第一线稳定民心,以挽回败局,胡锦涛派温家宝去东北,时间上也太晚了点。
6. 结论一:锦涛一生惟谨慎,每遇大事必糊涂。
7. 结论二:胡锦涛先失知识分子人心,现又失东北人心,其能力见识做中宣部长绰绰有余,但做第一把手,似难胜任,若继续一心一意抓权严控,恐难以长久,将为他人作嫁衣裳。
(晓竹天下 http://www.liuxiaozhu.com



台民进党称拉法叶舰案江泽民、朱镕基涉嫌收佣

朱学渊评:国民党执政期间的拉法叶舰佣金贪污案,已经传言多年了;而到了民
进党手里,总算有了一点眉目,如果不是多党互相监督的话,“阶级
斗争的盖子”就永远捂住了。然而,民进党又指控共产党里的姚依林
家族参与作案,这究竟是真是假?


台湾《中国时报》十一月二十七日报导说,民进党中央二十六日针对

拉法叶舰购案佣金流入中国部分指出,当年负责疏通中国高层的,主

要是“郝柏村的乾女儿刘莉莉”经手一亿美元佣金,另一为当时中国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的侄子“爱得蒙·关”(Edmond Guan)送出七

千万亿美元,总计流入中国的佣金高达一亿七千万美元(约新台币五

十七亿)。



民进党团干事长赖清德更明白点出拉法叶舰军购弊案的中国党政军、

外交高层佣金名单,包括当时的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军委会第一副主

席杨尚昆、另一副主席刘华清,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姚依林,外

交部长钱其琛,以及姚的女婿、后接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崎山(姚

依林的女婿),甚至后来接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都在名单之内。



·刘莉莉、姚依林侄子是白手套



赖清德表示,刘莉莉和爱得蒙.关可以说是拉法叶案有关中国部分的

“两个白手套”,刘莉莉现在人住在上海,今年九月八日还以美国护

照进入台湾,并下榻晶华酒店,只短暂停留了一两天,就低调离台,

检调单位未及掌握她的行踪,刘莉莉来台湾到底有什么目的?到底见

了那些人?有待检调进一步□清。



民进党秘书长李逸洋指出,根据国外友人提供的可靠资料显示,拉法

叶案共有卅亿法郎的佣金,其中十亿流向中共。李逸洋指出,一九九

○年一月九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因中国压力,停止拉法叶舰的出口许

可,汤姆笙公司为了化解中共高层阻力,双管齐下。



李逸洋表示,汤姆笙公司一方面透过郝柏村乾女儿刘莉莉,以一亿美

金打通中国军方,后来评估无法打通中国外交、党政关节;因此汤姆

笙公司又另外找上当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的侄子“爱得蒙·关”,

约定若能化解中国阻力,汤姆笙公司承诺支付“亿而富”公司拉法叶

舰购价总额的百分之一(约一亿六千万法郎),双方在一九九○年七

月十九日签订弗伦提协定,而后,“爱得蒙·关”先行支付出七千万

美金打通了中国的党政高层。



·汤姆笙两手策略出卖台湾



赖清德表示,汤姆笙一方面要赚台湾的钱,一方面又牺牲台湾利益,

汤姆笙除了用庞大佣金打通中国关节外,另一方面,也在一九九○年

初和中国签订密约,达成三点共识,包括:一,汤姆笙公司必须向中

国简报拉法叶舰的相关资料;二,法方必须出售雷达和飞弹给中国;

三,中法双方要建立军事合作和转移的机制。



李逸洋接着说,就了解,一九九○年春汤姆笙公司三名工程师带着重

达八十公斤的拉法叶舰案资料,向中国六十名专家做简报。



赖清德批评,拉法叶案是国共合作贪污,腐化台湾的实际案例,尤其,

目前拉法叶案没有任何人负起政治和法律责任,这绝不是国民党主席

马英九说国民党已经下台就算了,赖清德呼吁民众应该同声谴责,将

相关涉案人绳之以法,接受法律严厉的制裁。



中国媒体屏蔽的布什中国行言论

(VOA 东方 华盛顿报导)据媒体报道,最近布什在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时候,中国官方媒体没有充分地报道布什的行程以及言论的全部内容,而是有所取舍。我们今天的对比新闻,就根据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以及美国媒体的报道,把中国官方媒体有意识不去报道或者简单地一笔带过的内容告诉大家,从而让中国听众朋友能够对布什这次的访华有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了解。

中国官方媒体会对布什总统言论和活动内容有所封杀,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在布什还没有抵达北京的时候,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麦克格林(Michael Green)就表示,让中国人民目睹“信念的表达”、听到美国总统布什在访华期间的全部讲话非常重要。

尽管美方意识到“报导布什访问的中国媒体,是受政府全面控制的官方媒体”,并在布什到访前与中方就媒体报导问题进行过磋商。但事实证明,布什访华期间的言论和活动内容,特别是提到宗教自由以及人权方面的内容,仍然遭到中国宣传机器的严密过滤与封杀。

*参加礼拜有深意 *

据采访布什总统访华的记者报道,布什抵达中国访问的第一天,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晚间19点的新闻联播节目,故意屏蔽了布什总统偕第一夫人劳拉亲临北京缸瓦市基督教堂参加主日礼拜的重要活动。布什选择参加教堂主日礼拜而开始对中国访华的行程的安排是深思熟虑和精心选择的。

据媒体报道说,布什选择这项活动作为整个访华日程的开始,有其深刻的用意。首先是向全中国的人民表明,布什总统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希望中国人民能够早日享有自由和民主。另外,采取参加教会礼拜作为访华的开始,不但巧妙地宣传了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同时也给至今仍然践踏人权,践踏宗教自由的东道主国家领导人一个面子。

*央视多屏蔽*

中国国家电视台在报道布什访华的新闻时,仍然使用了多少年来惯用的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客人的模式。据报道,在中国官方电视台报道布什访华的电视新闻中,播音员的讲解词几乎全部是胡锦涛和温家宝单方面表达,提到布什讲话的时候,只摘录了简短的两三句,全是合作对抗禽流感、不支持台湾独立等内容。

一些电视观众反应说,从中国官方的电视新闻报道中看起来,布什在电视新闻中的角色,无异于给中国政府领导人当捧哏,让人非常失望。

*没有两国首脑联合记者会*

这次布什访华和上次克林顿访华相比,缺了一段重头戏,也就是美中首脑面对中国和外国记者,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表达自己对某些重要而敏感问题的见解。

很多人至今仍然记得通过电视实况转播看到当年克林顿和江泽民在联合记者会上针对人权问题的提问针锋相对地过招的情景。而这次布什访华没有安排两国首脑联合举行记者会。布什在访华接近尾声的时候,单独在下榻的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St.Regis Hotel)召开了美国随行记者会,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连单独对中国记者召开记者会都没有安排。

*报骑车不报记者会*

布什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的记者会,总结了这次访华的意义和经过,并且随后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内容广泛的问题。这场记者会显然比布什在北京郊区骑自行车重要的多,然而,中国官方媒体对这条重大新闻的处理非常耐人寻味。

不但中国的电视台没有对记者会进行实况报道,让亿万中国民众可以看到布什总统对这次访华的总结和评价,就是连中国的平面媒体和中国的通讯社,都没有报道布什记者会的内容,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

下面,美国之音的对比新闻就根据美国白宫关于这场记者会的官方新闻发布,为大家介绍被中国政府消音的这场记者会上布什有关中国问题的对答内容。

布什总统首先说:“谢谢大家。我们访华的行程是从一个教堂礼拜开始的。这非常令人振奋。我当时并不知道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场面。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那天的主日崇拜充满感情。牧师的证道非常出色。我相信,你们的相机什么的让她有些紧张,但是她的布道确实精彩。以这种方式开始一个早晨,实在奇妙。”

*包容所有信仰的社会才健全*

布什总统说:“正如我对(胡锦涛)主席所说的,也如我在教堂的台阶上对各位所说过的那样:一个包容所有信仰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我认为参加教会的主日崇拜重申了我的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人民应该能够享有信仰自由,我同胡主席分享了这一看法。

“我很高兴同胡锦涛主席及温家宝总理会谈。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十分重要的关系。我的意思是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强大的国家。对我来说,和中国领导人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就美国工农的利益而对话*

“重要的原因是可以让我能够就美国所珍视的价值进行对话。同时也能使我就美国工人和农民的利益进行对话。中国是我们的贸易伙伴。我们希望和中国的贸易是公正的。我们希望美国人民在这个重要的国家得到公平的待遇。”

布什总统说:“我们有机会就范围广泛的议题进行了会谈:如知识产权和汇率,美国牛肉的市场准入。我们的会谈是良好而坦诚的。

“最后,我骑了自行车。我想要澄清我的评论。和克劳福特牧场相比,这里的自行车道非常出色,相当难骑。很明显我的水准进不了中国奥林匹克自行车队,但我骑得非常尽兴。同六位中国年轻的运动员一起骑车是相当有意思的事。我希望这些赛车手和我在一起也感到愉快。这的确是非常美好的经历。”

布什总统接着还谈到了伊拉克问题,随后开始回答记者的问题。

*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

布什总统说:“我很乐意回答大家的提问。先从詹尼弗开始吧。”

詹尼弗:“谢谢。总统阁下,能否告诉我们,为什么此次访问,你更多地关注中国的宗教自由而非政治自由?”

布什总统回答说:“事实上,它们(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承认了宗教自由的社会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承认政治自由的社会。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令人震惊的转型,中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结果是人民生活也日渐富裕。我向来相信,自由的经济体制将孕育更加自由的政治制度。

我想到了南韩。韩国开放了经济,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改革。允许言论自由的国家制度必然也尊重民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在和中国的领导者会晤时,我当然把这二者都提到了─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科恩。”

*持不同政见者名单和言论自由*

科恩:“在人民币汇率和贸易议题上,你是否认为你已经获得了胡锦涛主席的承诺?另外,在你抵达中国前当局对异议分子进行了又一轮打压,你是否对此感到关注?”

布什总统:“长久以来,我一直关注那些因在公共场合表述自己信念而受到国家迫害的人。在我和胡锦涛主席会谈的时候,我再次谈到了我的一系列关注。比如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应当得到公正的对待。另外,我们还向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的名单,我们认为名单上的这些人错误地被监禁。

“我谈到了达赖喇嘛。我认为中国政府明智的选择是邀请达赖喇嘛到访,这样他们会清楚地了解达赖并不主张西藏从中国独立出去。前些天,达赖在白宫明确地向我表述了他的立场。我还谈到了天主教会,中国政府需要邀请梵蒂冈官员到访并就中国的宗教自由问题展开对话。我们还就中国持不同政见者以及民众的自由言论等诸多议题进行了讨论。”

*汇率,知识产权和市场准入*

布什:“在货币领域,中国政府去年7月决定改革汇率。这是一项结构性的转变,我为此感到高兴。我也提醒中国领导人,我们注意到他们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的一些改进,但这远远不够。我竭力使他们明白人民币汇率对美国的制造业和农业,以及美国的工人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国家中的很多人向我表示关注,并且希望我向中国领导人表达。我明确地告诉中国领导人,如果你有一个欣欣向荣的经济,人们对产品被仿造感到不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将会影响你的经济。中国领导人承认这一点。事实上,温家宝总理还提供了中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一个清单。

”我谈到了市场准入。我们需要像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那样进入中国的市场。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向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转达了我们的立场。我很高兴中美在艰难的谈判之后最终达成了一个很好的纺织品协议。我也乐于见到中国政府购买波音公司的飞机。

“中美之间必须保持紧密联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提醒中国朋友,美国政府在谈到中国的时候认真地关注这个国家的结构性转变。让我们拭目以待。”

*胡锦涛谨慎,人权观点有意思*

接下来有两个记者问到伊拉克问题。布什总统一一作了回答。记者麦克又提到了中国的宗教自由问题。

麦克:“总统阁下,我想就詹尼弗提的第一个问题继续提问。当你向胡锦涛主席强调人民应该有信仰自由的重要性的时候,他是否有兴趣帮助不同信仰的民众?他是否承诺做出改进?另外,总统先生,你认为中国基督教受到多大程度的压制和限制?”

布什:“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路易.包乐博士和我在一起。在去教堂的路上,我们在车里谈到了他所了解的中国基督教的状况。包乐博士相信中国有一千万基督徒。他们可以相信主与他们同在。在教堂里,我也亲身体验了他们的信仰。

“胡锦涛主席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听到了我所要表达的谈话。我认为他关于人权的看法非常有意思。那些密切关注中国问题的人士会说,十年前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对人权问题)做出这种评论的。他也谈到了民主。回到你的问题,我认为他以某种谨慎的方式把这个问题放到桌面上来。”

*谈话情绪和飞行时差*

布什:“赫尔曼。最后一个问题。”

赫尔曼:“尊敬的总统阁下─你知道,我们总是敬重你。(笑声)”

布什:“我想只是大多数时候而已。”

赫尔曼:“在今早你和胡主席发表的共同谈话中,你似乎有些不耐烦。你是不是想急于结束你的谈话,的确你的讲话中缺少热忱。”

布什:“什么时候,是这里吗,现在吗?”

赫尔曼:“不,是今天早上,同胡锦涛主席一块的时候。什么事情让你烦扰?你是否感到厌倦?”

布什:“你是否听说过飞行时差。”

赫尔曼:“是的,阁下。”

布什:“这样就好,你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

*中美关系良好牢固有活力*

赫尔曼:“他(胡锦涛)没有说什么吧?我的意思是,在会谈过程中。”

布什:“完全没有。请注意。中美关系是良好,富有活力的,牢固的。我们进行了坦率的交谈。这也正是你们对我和我这一届政府的期望。你希望我们能坐下来、告诉他们,这些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中美关系相当重要。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亚洲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对美国而言,维持一种对话性的关系相当重要。比如说贸易问题,我们告诉他们,你们需要考虑汇率、你们需要准入我们的产品、你们需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我们能够坐下来交谈,而他不会说,对你所讲的我没有兴趣。从这种意义上说,中美关系相当重要。

“我们在北韩问题上进行合作。北韩领导人必须以可核查的方式放弃核武项目。中国方面表示理解并同意我方的立场。中美双方在此议题上的平等协作对该地区和世界的稳定相当重要。

“换句话说,我可以告诉你,中美关系相当富有活力。我不知道我的言论听起来感觉如何。正如你所知道的,我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分析自己。但显然,你正在这样做。但是---”

赫尔曼:(插话)“但是,总统先生,我们仍然有很多时间继续我们的问题。(笑声)”

布什:“是的,对你来说确实如此。(笑声)但是─我很高兴,我能够处在这样一个立场上,那就是我能够向胡主席尽可能明确地表达我们的关注,以及我对我们关系中其他不同层面表达感激。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

我们刚才介绍的是中国官方媒体没有报道的美国总统布什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大酒店召开记者会的情况。布什总统在记者会上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关于中国人权,宗教自由,以及他和胡锦涛主席会谈所谈到的问题。

*国际舆论评中国媒体封锁消息*

对中国官方媒体对布什总统在访华期间发表的关于宗教自由,人权,民主等言论消音的做法,国际媒体纷纷提出批评。

德国之声说:“中国对布什的访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却全面删除了他的民主言论。(布什的访问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中美达成了重要的共识,中美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中国报纸大标题中的几个。在这里,读不到任何批评,到处是对这次美国总统访华的赞美,虽然布什于周日多次要求中国政府走向更多的民主。”

德国之声说:“为了不让中国老百姓听到美国总统关于更多民主的告诫,中国采取了严密的措施。布什总统的言论在中国被删减,无论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闻社,任何媒体都没有提到布什的的批评。民众中只有那些能够接收外国媒体而且也能听得懂的人才知道布什原来还提出了民主要求。” *8* *客气而紧张*

纽约时报指出,中国领导人给布什的信息是混杂的。纽约时报说,这次布什和胡锦涛的接触是客气而紧张的。胡锦涛对布什说他愿意以更加迅速的步调消除和美国在一些经济问题上的分歧,但是他没有在政治自由方面做出任何让步。

纽约时报说,尽管美国官员说这两位领导人这次接触比前几次更加自然,但是胡先生以自己的语言和政府的行动表明,他不会屈从于任何美国压力。甚至在布什访问期间,有报道说中国政府对持不同政见者和其他活动人士采取了新的打击。

芝加哥论坛报的报道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关切采取了逃避的态度。北京没有对美国在经济和民主等事务的关注方面做出任何承诺。

每日新闻报的社论说,对布什中国之行来说,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社论说,布什总统的访华之行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每当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发生改变,通常都是坏事情,非常坏的事情。

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说,布什的中国之行没有缩小美中之间的不同。布什希望向中国领导人表达他的信息,那就是中国必须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更加自由,两国关系才有可能更加紧密。但是布什和他的中国东道主的这次接触似乎使两国之间的分歧加大了,而不是缩小了。


裴敏欣: 如何看待布什的「民主牌」

在刚结束的布什总统北京之行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不是「台湾问题」,而是中国的政治升级。

在布什和胡锦涛会谈时,中国的人权和民主就是中美首脑交锋的议题之一。据外电报道,虽然中国领导人表示中方愿意在敏感的贸易逆差、知识产权和汇率改革上和美方合作,但在人权和民主这个原则问题上,中国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压力。

从布什对这次访华的定调来看,「民主」显然是他想强调的主题之一。在布什访问日本期间,他在京都发表的演讲中就点了中国的名,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政治生活,改善人权,实行民主。到了中国后,值得注意的是布什拜访的第一站不是中南海,而是一所基督教堂。他企图表示他对中国缺乏宗教自由的关注。

显然,布什在访华期间打「人权」「民主」牌是由于美国的国内政治因素。在美国国内,左右两翼都认为布什对华过分软弱。如果一个宣称要使大中东地区民主化的布什总统在华期间不提民主,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另外,布什在目前只是在口头和外交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但他并没有采取具体措施来迫使中国政府改善人权或推动民主改革。布什本人也知道,外来压力并不是推动民主化的最佳工具。再说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从未让步过,因此过分强调人权和民主可能会适得其反,使中美关系倒退。

意识形态分歧 影响两国关系根本因素

对中国政府来说,把布什打「民主牌」看成纯粹是「政治秀」也是过分简单化。

不错,布什的确有其政治动机,但是,他对中国打「民主牌」,也说明了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上的分歧,是影响两国关系正常和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换句话说,只要中国继续拒绝民主改革,中美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的分歧,是有具体政策意义的。在目前,中美之间战略互信的基础十分脆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政治体制的不同。美国认为一个专制的中国是不可依赖的,一个正在强大的专制体制统治下的中国是美国的长期威胁。中国的领导们也坚信,美国是对他们政权的一个外来威胁,因此对美不能放松警惕。在这种架构下,两国虽然会有表面上友善的首脑峰会和高层政治交往,但各自心中都十分明白这种关系的「底线」。

很难想像这一中美的政治鸿沟将在短时期内会消失。从中国近年来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的历史来看,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只可能加剧,而不会缓和。这将不可避免地殃及中美关系中的其他重要领域,尤其是经贸和安全。对希望中美之间能有长期和稳固的合作基础的人士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明报



刘晓波:布什赞扬台湾民主的深意

美国总统布什的大陆行,西方舆论的评价普遍不高。但在我这个生活在独裁恐怖制度下的大陆人看来,仅在北京停留了四十个小时的布什,却抓紧时间去了缸瓦市教堂与中国教徒一起祷告,并发表了关于宗教自由的讲话,已经做得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自由民主的布什,他在到访北京之前,于11月16日在日本京都发表演讲,主题是“亚洲的自由”。在演讲中,他在列举了二战后自由民主事业在亚洲的伟大成就之后,公开赞扬台湾的民主成就可以作为大陆社会转型的示范。

公开盛赞民主台湾也就是批评专制大陆,这在历任美国总统中还是第一次。所以,布什的京都讲话引起西方媒体、日本媒体和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中共政权的强烈不满,外长李肇星和国务委员唐家璇在韩国釜山都发表了措辞强硬的回应。

两位主管外交的中共高官所代表的强硬态度,仅仅是过过嘴瘾而已,因为这是在重复中共传统的空对空的口头禅: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干涉。而事实上,自从因共军参加韩战而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以来,五十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中、台、美三角关系的现实,绝非空洞的口号所能改变。

所以,与江泽民时期相比,胡温政权对美国的台海角色表现出更为务实的态度。既然无法改变历史形成的台海现实,那就索性放弃空洞的外交说辞,转而承认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重要角色,通过邀请美国来共同面对台海问题,以美国对台湾的巨大影响力来遏制台独势力。所以,无论是胡锦涛访美还是北京胡布会,胡锦涛都主动谈到希望与美国一起维护台海和平。

无怪乎有网民评论说:这不是胡锦涛邀请布什来干预中国内政吗?

布什政府过去的台海政策可以概括为四大要点:1,承认一个中国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2,信守《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御力量,不会停止对台军售;3,反对两岸的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既反对岛内的台独,也反对大陆的武力改变;4,任何改变现状的决策都要尊重台湾民众的意愿。

既然胡温政权承认美国的台湾角色,邀请美国来共同维护台海和平,那么布什总统就要拿出自己的新方针。他在京都演讲中盛赞民主台湾的全新表态,可以视为布什政府在传统两岸政策中加入了推动两岸制度趋同的新维度,也就等于向胡温政权发出明确的新信息:

1,两岸僵局的关键症结,与其说是统独之争,不如说是制度之争;两岸开启和平谈判的主要阻碍,是自由台湾不愿意屈从于独裁大陆。

2,美国政府所承认的“一个中国”,只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而不是独裁大陆吞并民主台湾的一个中国。

3,维护台海稳定和开启两岸对话的前提,不是经贸关系,不是统战攻势,不是国际围堵,更不是武力恫吓,而是大陆政权拿出政治民主化的承诺和实绩。

同时,布什总统的演讲也在提醒台湾的政要和民众:

1,美国支持台湾向大陆出示“民主牌”。因为,一来两岸力量对比,台湾最大的优势是自由制度优势,而对台湾的最大威胁是大陆的独裁制度;二来保卫民主台湾和支持台湾向大陆打“民主牌”,符合布什政府在世界上推广自由民主的外交主轴。

2,台湾的朝野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台湾人的安全最终取决于大陆人能否获得自由。唯有大陆政治制度逐渐与台湾趋同,台湾才能最终消除外来的武力威胁,台海和平才会有长远的保障;所以,台湾应该把“民主牌”放在两岸关系的优先地位,以“民主”作为两岸谈判的前提,帮助大陆人民争自由而反独裁的民间努力,敦促北京政权提供民主改革的时间表。北京政权的民主化时间表也就是两岸开启和平谈判的时间表。

任何帮助结束当今世界最大独裁政权的自由力量,不仅是在帮助中国人民,也是在维护世界和平;当大陆中国变成自由国家、大陆人获得了免于独裁恐怖的自由之时,也就是台湾人免除可能遭遇独裁武力攻击的恐惧之日。

2005年11月23日于北京家中


《纽约时报》社论: 美国不宜围堵中国

《纽约时报》社论说,过去几个月以来,布什政府积极与中国周边的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尤其是日本和印度,虽然印度拒绝接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约束。此外,美国也鼓励日本加强军事力量,担任更重要的地区性安全力量的角色,即使日本政府民族主义的倾向相当明显。美国也加强了与越南及印度尼西亚的军事合作。这次布什亚洲行安排访问蒙古,也是旨在巩固新的安全伙伴关系。

社论认为,布什对中国的政策可能有大风险,因为它可能导致中国在力图突围的情况下更加四处展示它的军事和经济力量。


华邮社论:美国对中共政策软弱

华圣顿邮报22日社论指出,从这次布什亚洲之行反映出美国对中共政策软弱,社论翻译如下。

蒙古,一个拥有240万人口、贫穷且终年刮着风沙的国度,很努力的在共产主义中国与威权苏俄的夹缝中求生存。星期一,有史以来第一位到访当地的美国总统,布什,针对自由这个主题与他们侃侃而谈。这真给蒙古的民主主义打了一剂强心针。但美中不足的是,布什此次连任后的首次北京之行,对向来推动民主自由主义不遗余力的他来说,明知人权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来说是那么的急迫与困难,可是此行也只能点到为止。

布什是有参加礼拜、也是有提到要鼓励中国 “向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由时刻迈进”的话。上星期在日本的一席谈话,他呼吁北京达到“人民对自由与开放的合法要求。”但政治自由化这个议题在与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双边议程中根本碰不着边,因为胡只将他的重心摆在贸易、经济的议题以及北韩的核武问题上。一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人权,这对二个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面来说,是小得不能在小的议题。”这句话或许更能描绘出中共官员对此所抱持的心态!

美国在处理与中共的关系时,总是要在经济、防卫与政治之间寻得平衡点,但北京对华府方面的施压总是表面上说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另一套。布什与胡的短暂会面其实蛮令人失望的,因为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三年来的表现,看起来他好像位高权大,但不仅没有将中国带往“伟大的自由时刻”,相反的,还把中国往痛苦的死胡同里拽。中共对媒体、学术界、宗教以及网路的控制,比起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去年就有超过12位的新闻工作者与作家被监禁;而试图为这些遭关押人士申辩的律师也遭取消律师资格。扩大地方选举与引进外国媒体的计划遭冻结、香港被中共拿回去时中共所承诺港人的自由选举也被悍然拒绝。

布什这次的到访中国,正好证实了中共后退的事实。行程最后,布什对中国学生发表了一场政治演说,并与前中共领导人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同时在全国电视上做现场转播。可奇怪的是,此行却并没有联合新闻发布会,而且新闻媒体总一再的把焦点模糊在布什与奥林匹克选手的自由车之行上。从过往的这些总总看来,2个月前在纽约布什政府曾交予胡的助手一个名单,并希望中共能在布什访中前夕,释放这名单中遭拘禁的政治犯,但实际上,中共一个政治犯都没放,而且还多抓补了一些希望向布什总统请愿的宗教以及民运人士。

美国对中国多年来的政策,总认为中国这几年来看似自由与快速成长的经济可为中国的政治自由带来一线曙光。这个理论或许对,但以目前的情势看来,胡锦涛正高筑壁垒来对抗美国的自由主义。或许,布什无法改变胡的政策,但至少,布什能将中共的原貌真实的描述,并积极地反对中共极权。




作者:dck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dck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164901 seconds ] :: [ 24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