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戏说“炎黄子孙” |
 |
草根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加入时间: 2005/02/13 文章: 2510
经验值: 12437
|
|
|
作者:草根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某些中国人喜欢自称炎黄子孙,却很少有人细究“炎黄子孙”这个词的来历。
传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半人半神,有些还有仙、魔的成分。从传说看,炎帝有比较多的人的成分,黄帝有比较多的神和仙的成分,蚩尤则有较多的魔的成分。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若果真如此,黄帝征伐炎帝是兄弟之间的争权夺位,类似于李世民和兄弟们之间的矛盾,但是李世民杀了兄弟,黄帝是否类似于李世民,杀了炎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看来黄帝是趁炎帝兵力不够,早有谋反之心,先独立,再抢天下。当时的天下,大概有点象三国时代,黄帝、蚩尤都成了独霸一方的军阀。
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既然战到“血流漂杵”,可见战争的激烈程度未必亚于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蚩尤从来没有主动得罪黄帝,对黄帝的地位的威胁也不如炎帝,最后还是被黄帝诛杀,身首分葬,那么对于曾经地位在黄帝之上炎帝,黄帝难道会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传说蚩尤姓姜,是炎帝的后代,那么也算是黄帝的本家了。蚩尤杀得,炎帝自然也杀得。多半是黄帝借口炎帝治国无方(出了个蚩尤自立为九黎君),先征炎帝,再征蚩尤,最可能的结果是把炎帝和蚩尤都杀掉。但是史书上却没有黄帝杀炎帝的记载,也没有炎帝被囚禁的记载,真的奇怪。
黄帝有四妃十嫔。次妃为方雷氏,名女节,就是炎帝的女儿(按现在的标准,当然是乱伦。)。这又使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炎帝落到黄帝手中,为了保命,低声下气地表示臣服。为了彻底打败炎帝的自尊,黄帝不仅要了炎帝的权位,还顺便要了炎帝的女儿。炎帝就象周文王吃儿子的肉一样恶心,忍气吞声,苟延残喘过了一辈子,不过炎帝不如周文王那么幸运,到死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越想搞明白这些神话人物的来龙去脉,结果是越来越糊涂。有人说蚩尤和炎帝是同一个人,按这个说法,炎帝确确实实被杀了。有人说蚩尤就是邢天,又有人说邢天是被炎帝杀掉的,按这说法,炎帝就不可能是蚩尤。有人说蚩尤是黄帝的臣子,还是六相之首。更有人说神农氏和炎帝不是一个人,神农氏是有道明主,炎帝却是个乱臣贼子。
在有文字、有照片、有录音机的时代,历史也被篡改得七零八落,那个没有文字的时代,肯定是一塌糊涂,我怀疑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炎帝和黄帝,甚至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过这样二个部落。既然是传说,谁都可以胡说一气,咱不妨把炎帝和黄帝看作子虚乌有的武侠小说主角,发一些文学评论,免得别人说俺污蔑了他们的祖宗。
按照大多数人的说法,炎帝是一个不错的帮主,治世之道是发展农业技术、医学和手工业,大力发展经济,搞民生主义,弱化政治和军事。而黄帝是一个以武力抢天下的邪教教主,类似于成吉思汗的嗜血屠夫,其野心是一统江湖。《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以师兵为营卫,迁徙往来无常处”,可见黄帝帮是类似于成吉思汗的游牧抢劫兼营的部落,又有点像倭寇,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我比较同意《庄子·杂篇·盗跖》里的一段:“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由于炎帝没有用武力强化独裁暴政,没有侵略野心,致使少壮派军人蚩尤不满,这个蚩尤,应该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很有才华的年轻领袖,带动一群人发动军事政变,其中有81个高级军官投靠他。炎帝就象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手里没兵,无奈之下向黄帝求救。黄帝一看,机会到了,就借发兵之机把炎帝的权都夺过来。炎帝又后悔了,又躲在南方发动北伐战争,讨伐黄帝。结果是手握兵权的黄帝把大伙一个个都宰了。
黄帝多半是个好色的主,讨了4个大老婆,10个小老婆,还不包括临时的。传说黄帝讨了炎帝的女儿当妃子,这大概是个象征性的说法,实际上指的是黄帝把炎帝部落的男人杀的差不多了,就把那些寡妇们按功行赏给黄帝部落的将士,于是黄帝部落的男人和炎帝部落的女人交配,生下一大堆孩子,就是炎黄子孙。美国黑人领袖马克西姆X说过这样的话:每一个混血儿都是女黑奴被白人强奸的结果。借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这么说:那些被杀了老公老爸的女人被杀夫杀父仇人强奸(或自愿做爱),生下了混血后代,叫炎黄子孙。
但是这种事儿说起来不大光彩,于是炎黄子孙们修改历史,编出这样的故事:炎帝和黄帝原本是兄弟,所以大伙是一家人,属于家庭矛盾。为了巩固统治,黄帝默认了。后来日本人学会了这一招,叫做“中日同文同种”,倘若某一天日本人成功吞并中国,后人可能会造出一个新名词叫做“和汉子孙”,以此代替“炎黄子孙”这个词。那些开口闭口炎黄子孙的人,则被当作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分子投入监狱。
后来的中国大陆很多时候都是统一的国家,为了维护统一大业,反对分裂,官府开始美化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黄帝,给黄帝的军国主义找到各种借口,说什么“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甚至说是黄帝是炎帝的合法继承人。《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汉书》、《白虎通义》几乎都是原文照抄地记载:“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越绝书·计倪内经》则说:“炎帝有天下,以传黄帝。”从这些文字看,好像炎帝从来没有和黄帝打过仗,而是立了黄帝当皇储。
根据《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是按血缘传位给子孙的世袭制度的创始人,(在猴群和猩猩中没有这个制度),后来的尧舜禹却是禅让的。曹丕通过禅让登基,中华民国通过大清皇室禅让上台,当时的禅让制大概也差不多,黄帝的盟主地位可能真是用枪杆子逼炎帝禅让给他的。
蚩尤帮的某些人比炎帝帮的人更有骨气一些,宁可跑到边远角落也不肯归顺。但是现在有人炮制了个“中华民族”这个词,并且故意与“炎黄子孙”混用,于是那些蚩尤传人也不得不接受“炎黄子孙”这个名词。至于那些西藏人、蒙古人,维吾尔人,既不是炎黄子孙,也不是蚩尤子孙,他们是谁的后代并不重要,需要你当炎黄子孙的时候,哪怕你的祖祖辈辈都没有一个人与炎黄部落的人性交过,你也可能被叫被作炎黄子孙。
在我看来,“炎黄子孙”这个词,充满了侵略、暴力、侮辱、血腥、种族歧视和汉奸色彩。
作者:草根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