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李敖的自由主义和大陆不是一回事 |
 |
所跟贴 |
李敖的自由主义和大陆不是一回事 -- 马悲鸣 - (2398 Byte) 2005-10-05 周三, 上午3:32 (1259 reads) |
工要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
|
|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每天站在窗前用望远镜观察对面一个大厦的工程,想找出施工差错,预备将来以此威胁建设公司送他一栋房子。”
--这是李敖.
1972年,李敖被台湾当局以“叛乱罪”判刑10年,后于1976年获特赦,1981年又因批评台湾当局,再度被捕入狱1年。
1981年6月17日,萧孟能诉李敖案由台湾高等法院做出判决:“李敖连续意图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处有期徒刑陆月。”
--李敖自由主义式的坐牢
自由主义的报复
李、萧二人的“快意恩仇”
1962年11月,胡秋原联合郑学稼正式向台北地方法院控告萧孟能、李敖。1963年2月,徐复观也加入战团,声言“如果和解不成”,他将于3月29日向“总统”报告文星书店出版的《中国现代史料丛书》“侮蔑总统”。《文星》一方也不甘示弱,在依据“刑法”提出反诉的同时,还邀请李敖正式出任《文星》主编。李敖自写自编的第一篇文章,就是69期(1963年7月1日)的《为“一言丧邦”举证》,他在文章中继续攻击胡秋原“不堪造就,竟然老羞成怒,老下脸皮来控告我”,甚至劝告对方“趁早投笔毁容,披发入山”。
1965年11月29日,《征信新闻报》的余纪忠发表社论《党纪国法不容诬陷忠良——请谢然之交出证据来!》把矛头直指蒋经国手下专门负责言论管制的谢然之。李敖“趁火打劫”,一方面请萧孟能与余纪忠直接联络,一方面在《文星》98期(1965年12月1日)发表《我们对“国法党限”的严正表示》,一方面指出谢然之违反了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不应凭借权力,压制他人”的最高指示,一方面批评蒋介石言行不一,未按宪法规定把党部从司法界和军队中撤出。蒋介石为此大为震怒,1965年12月25日,《文星》99期在印刷厂中惨遭封杀。5年后的1971年3月19日,李敖被国民党当局正式拘捕。
1976年11月19日,李敖刑满释放,他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就是萧孟能在他入狱之前一送一卖的两所房屋。1977年4月,“不按牌理出牌”的萧孟能为了逃避债务,与李敖签订君子协定:“查李敖先生住所所有关于本人之字画、书籍、古董、家具等(文件与信函不包含在内,系本人存寄,托李先生代为保管,未得本人书面之同意,任何人不得领取。)均系本人移转给李敖先生以抵偿对其所欠债务者,应该属李敖先生所有。特此证明。”1979年10月19日,准备前往智利的萧孟能,又与李敖签订一份委托对方代管“在台个别或共同之全部与金钱财产有关事项”的“协议书”。1980年2月16日,萧孟能与女友王剑芬由智利返回台北,发现自己家的房门被李敖换锁,家中财物被洗劫一空,连王剑芬名下的另一所房子,也被转移到李敖的新婚妻子、著名演员胡茵梦的名下。“不按牌理出牌”的萧孟能终于尝到了害人害己的苦果,并于走投无路中拿起了必须“按牌理出牌”的法律武器。
战无不胜的赶尽杀绝
1981年6月17日,萧孟能诉李敖案由台湾高等法院做出判决:“李敖连续意图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侵占自己持有他人之物,处有期徒刑陆月。”由于萧孟能始终学不会“按牌理出牌”,不知道在刑事官司中附带民事赔偿,官司虽然打赢,被李敖侵占的大宗财物依然不能追还。李敖在诉讼前后回报于萧孟能等人的,更是长达8年的疯狂报复。
1980年10月26日凌晨二时许,李敖的凯迪拉克豪华轿车由弟弟李放驾驶,停靠在王剑芬家门口,他此时所要扮演的,是帮同捉奸的秘密侦探和黑社会老大的角色。
这天晚上萧孟能恰好没有在王剑芬家留宿,李敖率领萧孟能的分居妻子朱婉坚、报社记者段宏俊、商人黄国亮扑了空,只好对王剑芬扬言:“我是来报私仇的,你们毁坏我的形象,我也要毁坏你们的形象,……”王剑芬是李敖的台大同学,与李敖一同听过殷海光的逻辑课。萧孟能与朱婉坚的协议分居连同他与王剑芬的正式同居,都是在李敖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李敖当初与王尚勤同居用的房子,是由萧孟能出钱包租的。李敖与胡茵梦的婚姻,也是由萧孟能促成的。为了挟私报仇,生活放荡的李敖竟然可以捉恩人之“奸”,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1984年11月12日,李敖通过长期准备,又对萧孟能、王剑芬实施第二次捉奸。事前他先派出一对青年男女住在王剑芬家对面,以请吃生日蛋糕的名义,致使萧、王二人中毒昏迷,然后派出三名大汉在刘会云、朱婉坚的带领下闯入私宅捉奸拍照。
据统计,李敖先后以自己及弟弟李放、女友刘会云、萧孟能前妻朱婉坚的名义检举、控告萧孟能的民事和刑事案件多达35件,致使萧孟能两次被判入狱,最后只好以戴罪之身远走美国,几年之后才辗转回到中国上海。谈到李敖对于旧恩人的赶尽杀绝,王剑芬的说法是:“李敖为什么那么恨我,因为有我保护这个萧孟能,萧孟能今天还有一口饭吃。……他撒尽天下的谎,骗尽天下的人,只有我们骗不了。”在萧、李之争中“舍婚取义”的胡茵梦,也在《死亡与童女之舞——胡茵梦自传》中写道:“(萧孟能)和我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活白痴,我们都因为懒于处理人生繁琐的事务,而成为不怕麻烦之人的掌控对象。”新闻记者出身的范泓,在《与李敖打官司》中一直保持“述而不作”的超然姿态,只在关键点上,写下几处点睛之语。这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句话是这样的:“李敖的左右口袋里本来就装着两套标准,将什么标准应用于什么人和事,则视不同的需要而定。”与范泓的点评相印证,出身于刀笔吏世家的周作人,在1949年的历史拐点上,曾以一篇《关于绍兴师爷》,揭发了绍兴师爷的“刀笔的秘诀”: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反复颠倒无所不可”。归结了说,李敖几十年来在台湾文坛战无不胜的根本点,就是根源于中国传统专制文化的“反复颠倒无所不可”的“刀笔的秘诀”,而不是所谓的全盘西化。
--------以上转贴说明了什么?
作者:Anonymous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