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撤出加沙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1] |
 |
bystander [博客]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933
经验值: 20139
|
|
|
作者: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撤出加沙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 [1]
为了执行总理下达的命令,以色列的军人们都怀着矛盾的心情,硬着头皮协助安排约九千名犹太定居者从二十一个位于加沙以及四个位于西岸占领区的定居点撤走。期间虽然偶然有持武器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与军人顽强对峙,但是最终并没有酿成严重的暴力冲突。在八月十五日开始的首阶段撤离计划,结果终于在八月二十三日顺利完成。
身经百战、纵横政坛和沙场数十年,经历无数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以色列总理沙龙,一向给人的印象是个态度强硬的领导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像铁一样冰冷的国家元首,竟然出人意表地答应无条件放弃加沙地带这块早已到口的肥肉。老狐狸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这次被认为是石破天惊的行动,能否为紧张的中东局势带来真正转机?
以军会否按原定计划于十月中旬全面撤出加沙地带,暂时仍然有待观察。不过,大部分主流媒体却急不及待对沙龙主动抛出橄榄枝的的决定表示赞扬。国际舆论大多都高度评价撤出加沙的行动,并乐观地预期此举将会为中东和平进程带来曙光。美国总统布什更声称,撤离行动象征以色列已经单方面勇敢地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姑勿论国际主流媒体是否都被亲以色列的势力操控着,就今次有关加沙的问题而言,各大媒体在选材和报导方面都不约而同地有着明显的取向性,仿佛都在有意无意间沦为了以色列的宣传平台。期望可以从这些主流媒体的报导和评论了解以巴冲突的前因后果,或清楚、确切地掌握事态发展端倪,恐怕只会是缘木求鱼。
对中东问题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沙龙是个老谋深算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在他老人家的字典里,“公平公义”、“人道关怀”、“和平共容”等概念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意义。昨天还是铁石心肠的老头,今天岂会作一百八十度转变,成为热爱和平的慈祥长者?多年来巴勒斯坦人的死对头,岂会轻易让敌人得偿宿愿,成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在各大新闻媒体的紧密配合下,撤出加沙的行动被包装成以色列单方面作出的重大让步,甚至被抬举为中东和平进程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如果撤离行动真的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用,就是大大提升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以及沙龙的个人声望;对占领区里百多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巴勒斯坦人来说,可以说根本没有任何具体得益。
过去一星期,新闻工作者们都忙着以最煽情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一幕幕痛失家园的伤痛情景。电视屏幕上犹太定居者的泪光,跟巴勒斯坦人脸上的笑容所造成的强烈对比,不就是向观众们暗示,撤出加沙是以色列政府在无可奈何之下作出的艰难抉择吗?不就是要观众们相信,沙龙总理是为了顾存大局,不得不沉痛地牺牲老百姓的福祉,让定居者们受点儿苦楚,去换取建立和平的契机吗?
然而,大部分主流媒体却一直在刻意回避许多许多的问题和事实;诸如为什么在加沙的犹太人都居住在绿草如茵、景致怡人的花园洋房;而在毗邻的巴勒斯坦人却生活在破落不堪的贫民窟之中?为什么犹太定居者们只要扭开水龙头,便立即有源源不绝的自来水供给他们灌溉私人花园里那片绿油油的草地;而在不远处的巴勒斯坦人却要轮候上老半天才可以取得仅仅足够饮用的食水?为什么只占加沙人口百分之零点五的犹太人,却占用着之百分之二十五的土地和百分之八十五的水源?
大家可能会问:犹太人毕竟在那里生活了差不多三十年,一下子被迫离开家园,难道就不值得世人同情吗?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切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以色列政府多年来实行的殖民政策。虽然电视上时有出现被迫迁的犹太人迁怒于以色列军人的镜头,更有人唾骂以军是“纳粹分子”;但试想如果不是因为有军人的刺刀保护,犹太定居者们又能够在这片强占得来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吗?
今天以色列的大部分领土都是以武力霸占得来的。以色列政府更进一步以行动证明,要在中东地区建立一个亲西方民主国家,就必须使用一切手段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包括把他们居住的村落夷为平地。以色列的行动结果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成为现今世上最大的一批难民。
以色列政府更在占领区内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以高压手腕管治区内生活的巴勒斯坦人。基于所谓“安全”的考虑,以军在占领区内外架设了大量围栏、围墙、铁网、路障和检查站。在占领区里生活的巴勒斯坦可谓完全没有行动自由可言。尽管半数以上人口面对失业问题,可是获发给许可证找寻工作的人只占少数。加上以色列政府严格限制占领区内的工业发展,以致区内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国际特赦等人权组织甚至宣称当地正处于人道危机的边缘。
为了在占领区发展殖民计划,以色列政府长年累月以非法手段将数以千计巴勒斯坦人的居所夷平。今天,每一个受撤离行动影响而要迁出加沙的犹太家庭都可以获得二十万至四十万美元的丰厚赔偿;可是这些年来每当推土机开进压毁巴勒斯坦人的民居时,痛失家园的人既不会得到分文的赔偿,也不会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同情和关注。
每次当联合国或人权组织谴责以色列破坏民居的行为,以色列政府都是安全理由作为反驳的借口,强调清拆行动的目的是要打击区内激进组织私藏军火和偷运武器的地下渠道。根据纽约人权监察的调查报告,自二零零零年九月起,在加沙占领区内合共有二千多所巴勒斯坦人的民房被捣毁,一千七百多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军警杀死,九千多人受伤,当中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受害者都是手无寸铁的普通平民百姓。
说白了,以色列的殖民政策其实是一种让少数人把幸福建立在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的“国家恐怖主义”。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长年生活在军法统治下,个人自由、财产、人身安全以至找寻工作以及接受教育等基本人权都被严重剥夺。加沙占领区的情况只不过是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一个小缩影。可是在报导及评论加沙问题时,主流媒体都刻意隐瞒或竭力掩饰以色列政府在占领区所犯的罪行。
以色列在西岸、加沙和戈兰高地等占领区设立定居点的殖民计划不仅明显有违国际法,而且违反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达成的决议案。(根据国制法和日内瓦第四公约的规定,占领国不得将其本国平民迁移至占领地区。)即使是美国这个以色列的最大靠山,过去亦曾经公开直斥其非。多个关注人权问题的国际组织更多次发表声明指以色列没有履行占领国应有的责任,并严厉谴责该国在占领区实行惨无人道的殖民行为。
事实上,撤出加沙的行动对以色列的整个殖民计划可谓无足轻重。相对于分布在西岸及戈兰高地等二百多处定居点的二十多万犹太殖民者来说,从加沙撤走的九千名犹太人只是个小数目。估计今后每年仍然会有约一万名犹太定居者被安排迁进西岸的占领区居住。换句话说,高调的撤离行动不过是公关伎俩,目的之一就是要消弭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种种迹象显示,当年积极参与制订和执行殖民政策的沙龙,根本无意放弃殖民计划。撤出加沙只是弃卒保帅的权宜之计,希望可以借此保留西岸主要犹太人殖民区的主权。其实沙龙早已清楚表明,以色列坚决不会撤出西岸占领区。沙龙并明确表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必须首先解除哈马斯等武装组织对以色列的威胁,以色列才会考虑答应展开和平会谈。
对于居住在加沙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而言,犹太定居者的撤出并不代表新生活的开始。据以色列新闻通讯社报导,以军正计划在加沙外围兴建另一道高科技的“安全围网”,包括多重的围栏、电子感应监察系统以及遥控的机关枪。跟以往一样,以军依然控制着进出加沙的各大小通道,继续主宰着当地百多万巴勒斯坦人的命脉。跟以往一样,加沙依然是与外界隔绝的监狱。
换个角度看,撤出加沙的行动可以被理解为以色列政府实施新的监狱管理方案之中的一项战略调动。当犹太定居者们全数撤出以后,一旦在区内发生囚犯叛乱,以色列政府和军方就不用害怕殃及池鱼而投鼠忌器,更不用调遣一兵一卒前往保护区内犹太人的生命和财产;只要派出足够火力的轰炸机执行平暴的任务,就已经足以把不听话的囚犯修理得贴贴服服。
(待续)
作者:bystander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