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不过江东过海东 |
 |
马悲鸣 [个人文集]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5898
经验值: 57789
|
|
|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不过江东过海东
马悲鸣
一、「骑士不再」与「刨子不用」
昨天接一友人电话,说郑义在「新海川」重新贴出了他的《红刨(音暴)子》。此文以前在网上见过题目,没打开看。他是木匠,我是骑手,彼此不相干,故没兴趣读。这次遭朋友耳提面命,只好硬着头皮去做家庭作业的阅读练习。读罢和预料的一样,仍是一如既往的一副自作悲壮的样板戏亮相;一边神圣化自我,一面妖魔化他人。
郑义的文笔不错,他的文字确实有迷惑读者的功效。我自己就曾遭他妖魔化,并至今无法恢复,故我对他的文字伤害力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能迷惑别人的文字,大多迷惑不了我。
《红刨子》是一篇郑义写自己履历的文章。我因不是木匠,对他所描写的红木刨子无太多印象。我在草原插队,当地无树,但不是人为砍伐的结果,而是自然形成。我们当年曾大干苦干,栽了不少树,但因违背了植物生长的环境生存原理,不但存活无几,而且为灌溉而动用机井,浇水的耗费等于浇油,还为刨(音袍)坑而破坏了植被,引起草原沙化。我们那里的木匠用的刨子以榆木为多,如有一台楸木的,就很令人侧目了。至于紫檀是否能做刨子,我没见过,但知干校里学了木匠的学员以黄檀刨子为得意。
小时看过一首咏刨子诗∶
两个翅膀一个牙,不会飞来只会爬。
生来好管不平事,口吐千层一朵花。
刨子是细木匠的工具,盖房子不是细木匠活儿,用不着刨子。故木匠的第一工具并非刨子,而是斧子。俗语「四大不能动」曰∶“木匠的斧子瓦匠的刀,光棍汉的行李姑娘的腰”。其意和元·马致远《耍孩儿·借马》里说的“他人妻莫爱,他人马莫骑”一样。
光棍汉的行李就是全部家当了,所有私人储蓄皆在其中,最恨别人动。《水浒传》里张督监笼络武松那一段里就有光棍汉行李情怀的细致描写。动光棍汉的行李就如动姑娘的腰一样,要挨嘴巴子。
“生来好管不平事”乃侠客(西方叫骑士)的行事风格。如今美国极度法制,已经没有了骑士的用武之地。美国的平板加工也早已是工厂车床作业,不但绝对平整,而且效率极高,故刨子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没人用来刨平面了。机械加工平板与手刨推平板的差异可视为西方现代化与东方传统之间差异的代表。一个醉心用刨子干活儿的人不会有什么现代思维。
二、不过江东过海东
郑义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大江健三郎这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他的夸奖。此文中再度提到。其实大江的获奖已经使诺贝尔文学奖在日本大掉其价,就和高行健获奖而使该奖在中国掉价一样。
郑义对他过所造的致人死命的种种恶业毫无反悔之心,而且说什么∶我明白,我之罪仅在于起草了如下之标语:“跪久了,站起来遛遛!”。
当别人指责他把别人号召起来导致丧命,却拒绝负责时,他居然声称∶“艾森豪维尔将军因空降部队可能伤亡惨重而心情沉重,很感人。但他仍然下令出征,把101空降师投到敌后。死了那么多人,他应该问什么罪呢?更不用说共产革命,那些以杀人起家一直杀到今天的团伙了!好了,如果您说他们是胜利者,而胜利者是不受惩罚的,我就服了。谁让我们败了呢?失败者要接受大家的践踏,这我多少还明白!但楼下老古的帖子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失败者很多哩,死的人也不少哩,后世不见挨骂,当年骂的似乎也不多哩?这我也正在努力明白——时代不同了!哪里有什么道理好讲?成王败寇罢了。大家伙严格要求是好的,这好意我也懂。我心里有些不服气的,仅仅是大家伙过于偏爱,要求忒严格了!人类历史上从来未见过因士兵战死而责怪元帅将军首长没死的,华盛顿、林肯、艾森豪维尔、麦克阿瑟……手下军队死了多少?他们是下了命令的,这命令是一定要死人的!八九民运的领袖们再伟大也有限,不要用超过华盛顿麦克阿瑟的标准好吗?学生领袖们一没下命令,那些共同决议也并不必然导致死人。”
私占公共场地,非法割据必遭驱逐。暴力抵抗必遭武装驱逐,死人是非常可能的。这是全世界的司法通例。六四过后,美国前共和党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电视接受采访时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市中心广场允许这样长时间占领的。
郑义把自己八九年所造的导致那么多人死于非命的恶业,比作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死多少人他毫不在乎,反而引为自豪。需知艾森豪威尔是指挥全军的统帅啊!
考虑到郑义爱激动,咱们就让他过一把当统帅的干瘾吧。那失败了的将军应该怎么办呢?
郑义在《红刨子》里有这样一段令人发噱的句子∶“有谁字好?求一幅流亡老前辈李清照的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真能无愧吗?
看人家西楚霸王是如何“不肯过江东”的吧∶「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项王兵败,拒绝逃亡,挥剑自杀。
再看咱们这位郑霸王呢?
和出主意让别人绝食而他自己绝不参加一样,当郑义屡屡掀起新的波澜,成功阻止住撤退,把非武装驱逐不可的局面逼成的临开枪之际,他自己先跑到远离射程之外的安全地带去了。
因中国政府念郑义的文章才华,舍不得制裁他,便由山西省委出面喊话∶郑义出来吧,没事了,不会惩罚你的。
在如此安全的保证下,郑义还是没胆出来,而是一遛风逃到美国来了。
人家楚霸王兵败之际不肯过江东。郑义不但过了江东,而且过了海东,逃过了东海后面全世界最大的大洋,在太平洋东岸以东大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法螺,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这使我们想起了《阿Q正传》里的「优胜传略」章。当阿Q挨揍时,可以自称“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等一旦到了安全地带,便反称「“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郑义不肯应招回国,至多可以说是“至今思夷齐,不肯下首阳”。可他这个古今逃跑第一远的败军之将却自诩“不肯过江东”!郑义若真想消除自己的恶业,唯有效法项羽那样引颈自裁,方算得上是“不肯过江东”。
郑义清华附中的老对头骆小海在老红卫兵失败后曾引唐·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虽未见骆小海的其他作品,但在引用乌江自刎的典故时,却远胜郑义。
http://hjclub.com/ShowTopic.asp?ID=2528276
作者:马悲鸣 在 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
|
|
返回顶端 |
|
 |
|
|
|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您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