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网站首页 |  论坛首页 |  博客 |  搜索 |  收藏夹 |  帮助 |  团队  | 注册  | RSS
主题: 中国驻约旦大使陈永龙日前对记者说,美国有710个理由对伊开战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中国驻约旦大使陈永龙日前对记者说,美国有710个理由对伊开战   
所跟贴 中国驻约旦大使陈永龙日前对记者说,美国有710个理由对伊开战 -- Anonymous - (450 Byte) 2003-3-17 周一, 上午7:40 (279 reads)
不锈钢飞机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说得也没错,只是...... (106 reads)      时间: 2003-3-17 周一, 上午8:33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的石油不是用武力抢来的,而是通过市场买来的.事实上美国的中东政策以稳定该地区的局势从而稳定石油供应为主。市场原则使OPEC意识到维护石油市场的重要性并造就了九十年代的石油稳定供应。美伊战争是美国整个中东战略的一环,以保证世界石油市场的正常。应该说,一个稳定的石油市场不仅对美国,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从而对世界经济都有好处,而且是决定性的。根据石油报的报道,中国现在的能源形式相当危险,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采购到原油是个未知数。说美国打仗是为了油,也不能说错,但不用数据和事实以及不加解释地说法有明显的误导,好象美国是去抢油或是控制伊拉克的石油生产。用某位专家的说法:“历史证明,最坏的家伙也愿意将油卖给我们。”至于那位大使实在只是众多浅薄之辈的一个,不值得一驳。



推荐《商业周刊》二月二十四日的一篇文章,GETTING SMART ABOUT OIL,经济学家,学者和有关专家对美国的石油政策和未来的策略有六点建议。该文认为这六点建议用于美国的能源政策将使未来的美国经济受益菲浅。这六条是:1〕寻求不同的原油卖主;2〕适当使用贮备油减缓价格剧烈波动的冲击;3〕提高工业用能源使用效率;4〕提高汽车用油的效率;5〕开发再生能源;6〕增加能源税。文章从经济角度看待石油问题应该说更加具有说服力,相信美国的石油政策和中东政策也会以未来的发展为主线。手头有点数据,来自该文和中国石油报。



近来全球的原油日产量是大约7千8百万桶,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大约每天的消费量是2千万桶,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其交通用油占到了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约1千3百万桶,美国的日用量中55%是进口的,但来自中东的石油已经不是最大的部分了,大约10%到20%。沙特的石油储量是2千6百5十亿桶,占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伊拉克排第二,但储量要少得多,有1千1百5十亿桶,占已探明储量的11.6%。中国的年进口量是7千到8千万桶,年增长率超过6%,用量的50%到60%来自中东。美国的石油储备单在德州和路易斯安娜是近6亿桶,总储备量可供约三个月。中国的石油储备大约可用7天。由于可能的战争,眼下的石油产量下降,大约是6千5百万桶,同时需求增加,石油市场出现短缺。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使美国的能源效率大大提高,汽车燃油效率从七十年代的每加仑15英里提高到八十年代的每加仑25.9英里,到九十年代由于石油供应稳定且价格下降,汽车燃油效率为每加仑24英里.整体能源效率在九十年代后停止增长。

作者:Anonymous罕见奇谈 发贴, 来自 http://www.hjclub.org
返回顶端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纳百川首页 -> 罕见奇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不能在这个论坛添加附件
    不能在这个论坛下载文件


    based on phpbb, All rights reserved.
    [ Page generation time: 0.05827 seconds ] :: [ 23 queries excuted ] :: [ GZIP compression enabled ]